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税务闪击方案”成功实施后,手握“密电码”的工作组成员踌躇满志。事情明摆着,只要循着这些有问题的票证和这些票证上提供的信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这些企业就会成为瓮中之鳖,网中之鱼。打骗,已经胜利在望了。

    尽管工作组的有些领导不这么看,但大多数同志都有这样的想法。不仅因为“税务闪击方案”实施得非常成功,还因为我们实实在在地掌握了骗税企业的情况。

    下一步就要按迹寻踪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组采用了集中优势兵力突破的办法。

    结果怎么样?

    结果根本查不下去。

    在潮阳灶浦,陈楚荣的企业被工作组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当时,陈楚荣是用别人的身份证注册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并不是陈楚荣。这一天,潮九组的刘东带着两名检查人员来到灶浦税务所,提出对“潮阳先展服装厂”进行检查。因为出现“四联发票”事件,所长林镇裕已成惊弓之鸟。他向屋里喊了一下:“小陈,你带工作组去看一下‘先展公司’。”

    小陈放下手中的报纸,陪着刘东去看这家公司。

    刘东问:“远不远?”

    小陈说:“不远,一会儿就到。”

    出了税务所的门,小陈带着检查组的人七拐八拐,就是到不了。眼看走到村头,他又拐了回来。

    刘东问:“怎么又转回来了呢?”

    小陈说:“噢,我记错了,他的企业原来在这边,后来换地儿了,我糊里糊涂把你们带到这儿了,实在对不起。”

    刘东问:“那家企业究竟有没有?你可别说瞎话。”

    小陈说:“我向毛主席保证,绝对有这企业,而且他的企业特大,非常正规,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他说了这话,检查组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奇怪的是,小陈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刚才他还在办公室里闲着看报纸,怎么一出来就这么多电话?刘东凑过去听,人家叽哩咕噜说什么,一句也听不懂。刘东让从漳州来的翻译小夏凑上去听。小陈看见有人靠近,就压低了声音。小夏只听小陈在问:“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没有……”到底什么准备好了没有,小夏没有听清。

    大约又过了30多分钟,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公司。公司在一个大院里。大门外挂着一个大牌子,牌子上写着“潮阳先展服装厂”。外面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门卫。一进屋,看见正前方一个很显眼的位置供着财神——红脸关公像,而且都上了香,摆上了五花八门的供品。供品有水果、白酒、纸叠的金元宝等,供桌上方还有绣满金字的条幅。往里走,墙上挂着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还有工作守则、工作纪律、奖罚制度,以及各种奖状。刘东看了一下工商执照,上面的法定代表人是一个姓尚的。往里,是一个办公室,在一张硕大的写字台后面,还真坐着一个60多岁的人。小陈说:“他就是这儿的法人代表,叫尚林原。”老板朝检查人员点了点头。

    小陈又把大家往右带。刘东看到,里面真是一个大车间,车间里放着数百台缝纫机,机器声响成一片。

    小陈看着刘东疑惑的神色说:“我跟你说了吧,这企业不会是假的。”

    刘东没有理会他,而是跑到一个正在干活的女工面前问:“您这儿叫什么公司?”

    女工答:“先展服装厂。”

    刘东见企业没有问题,就只好打道回府。

    这时,其他检查组陆续回到了总部,情况大抵如此。也是税务人员陪着你转,转了半天,找到了企业,一查挺正规的。那么,是工作组掌握的情况有误吗?绝对不是。后来,工作组的人搞清楚了,税务人员陪着你转的时候,企业开始找“挂靠”场地,一般由政府出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