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月二十四日,家康终于抵达决定他命运的野州小山驿站。

    野州小山,即今栃木县小山市。作为奥州街道的驿站,很早以前便开始繁荣,户数有五百户许。

    前已述及,最初向会津发兵时家康就说过:

    “二十四日的宿营地,小山最合适。”

    在遥远的古代,开创了鎌仓幕府的源赖朝前往征讨奥州时,这座小山是其宿营之地。家康袭用了这吉祥前例。

    “有城池吧?”

    家康问道。其实那里仅有源平时代的贵族豪邸,即便有城池,也已于天正年间随着小山氏的灭亡而化为废城了。若想住一宿,寺院或郭内其他建筑倒是还遗留着。

    黄昏时分,家康抵达野州小山。

    他立即沐浴后,一进居室,就让跟随此趟奥州行军的侧室阿夏按摩腰部。

    “被你的小手一按摩,可真舒畅啊。”

    家康明快地笑了。

    “年轻的关系吧?”

    阿夏二十岁,伊势人,胞兄是伊势北畠氏的遗臣,名曰长谷川三郎右卫门。如今是德川的家臣。

    家康众多侧室当中,人称“三人众”的三名年长者留在大坂当人质,而由年轻的阿夏随军来了。

    阿夏貌美,性格温柔,聪明伶俐。家康最喜欢这个像孙女般的小女子。

    “毕竟是天正九年(一五八一)生的呀。”

    关于阿夏,家康总把这话挂在嘴上。天正九年出生的阿夏,却已有成熟的女性体态和机能,对家康来说,这是至大的畅快。

    此处为冗笔。照顾家康晚年日常生活的阿夏,活到八十高寿,至四代将军家纲的万治三年(一六六零)才殂谢,葬于小石川传通院。

    按摩了近一小时,快要吃晚饭时,走廊里的脚步声乱糟糟的。

    “何事?”

    比家康抬眼还快,阿夏已来到走廊上。井伊直政正跪在禀报道:

    “伏见来人。”

    守将鸟居彦右卫门从即将陷落的伏见城派来了密使。

    这个将青史留名的信使名曰滨岛无手右卫门。

    家康让滨岛上前凑到门槛边,听他详细口述上方骤变的势态。

    (这一天终于来了!)

    异样的亢奋令家康热血沸腾。

    滨岛传达的伏见现状是,敌军围城,开战在即。

    “臣与部下官兵。殊死固守城池。”

    滨岛代替彦右卫门将原话禀报家康。

    家康始终沉默,最后听到这句,“嗯,嗯。”两度急急点头。老人极力止住快要流出来的眼泪。

    “万千代。”

    家康呼唤年轻的谋臣井伊直政。直政已在隔壁待命。

    “事态骤变。派使番通知各部队,行军暂停。明天二十五日,在小山召开军事会议。将此一意旨传达诸将!”

    毕竟是七万大军,第一军司令官秀忠已经到达距此三十公里外的宇都宫。众将都住在沿途村落,先头和殿后部队的距离竟有六、七十公里。

    旗本镇目彦右卫门被选为使番。身披母衣①,牵出坐骑,飞身上马,马蹄声疾,跑上街道。

    其后,家康让阿夏端来煎茶,静静喝着。

    面带愁容。

    (这种事态,已在预料之中。)

    本在预料之中,家康却故意给三成可乘之机,自己离开大坂,前往征伐奥州。诱击三成,是家康此生最大赌博。

    正因如此,家康心怀忧虑。

    (到底情势能否随心所愿,三成会否举兵?)

    这种忧虑最近几天渐渐化解了。大坂诸将派密使禀报了事变详情。

    奇妙的是,禀报者都是三成一方将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