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由于国家大的关系,美国盛行邮购。习惯之后,这玩意儿十分方便和快意。看了样品目录打免费电话订购,一般三四天就通过UPS①把现货迅速送到,用信用卡支付,简单至极。送来的东西若不中意,叫来运输公司直接退回即可,麻烦事一概没有。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妇女邮购了一件晚会用的裙子,穿着出席晚会,第二天说“不太顺心”,当即退了回去。依我看,这种做法终究不大合适。
一旦适应了这种邮购生活,特意去商业街这里那里转商店就渐渐觉得麻烦起来。美国不像日本,只要去了新宿或银座就应有尽有,而需要这里那里转来转去,商店与商店之间距离远,找停车位都不容易,光买东西就可把人弄得筋疲力尽。而邮购登记一次之后,月月有各种公司接二连三寄来漂亮的样品目录,光看这个都够过瘾的。
这以前我通过邮购买的好东西有:
(1)首先是那个L·L·Bean的木制大型室内晾衣架。因为不能在外面晒东西,而我又不愿意用烘干机,所以室内晾衣架对于我就成了必需品。能晾很多很多衣物,实在难得可贵。而且,同塑料或金属制造的“功能本位”的即物式晾衣架相比,总好像有一种乡间暖烘烘的感觉,即使放在室内也不觉压抑。今天好天气,那么一边听着赖·库达或尼泰·格里迪一边晾东西好了——便是这么一种舒展的心情……这么说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的确不坏。价格三十八美元。比附近卖的普通晾衣架贵是贵了点,但毕竟是天天用的东西,奢侈一点也未尝不可。只是哪里也没有L·L·Bean标志,讲究牌子的人或许不够满足。作为L·L·Bean产品,此外我用的有便携式电脑的软皮箱,这个也绝对好用(这回好端端的有标志出现了)。
(2)看了《纽约客》杂志广告后邮购的猫手表②。表盘没有数字,代之以“吃”、“睡”、“玩”三个词,反复出现。回想起来,和井上阳水③过去那个广告一模一样。价格大概六十美元。用了两年多,走时极准。多余功能一律没有,非常好用。因为太合意了,买了两个,准备什么时候送人一个。戴这块表走在街上,必定有人见了打招呼(美国人打招呼着实勤快):“嗬,好玩的表!”于是,众人带着叹息说道:“是啊,EAT、NAP、PLAY④,这才叫人生嘛……”。看来,如此感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差不多。那个广告没准在美国都能受到不小的欢迎。
见《纽约客》编辑时出示了这块手表:“这是看了你的杂志广告后邮购的,的确是好东西啊!”对方问多少钱,我说六十美元。“六十?原价也就二十五美元吧!”对方笑道。喂喂,自己杂志登的广告怎么好这样讲话!不过细想之下,《纽约客》上也登过不少奇怪的广告。但至少这猫手表走得准,作为我还是要推荐。
我这人原则上(总之就是小气吧)不买价格在一万日元以上的手表,但便宜手表有一大堆。这样夏令时和冬令时更换的时候需要一一拨快或拨慢,做起来十分繁琐。而另一方面,每天兴之所至地从抽屉的一堆手表中取一块换上,却让人满心欢喜。手表这东西反正时间准就行了,为一块手表而出手二三十万日元的人的心情我可是理解不了。
一次花四千日元买的“费利克斯(FELIX)猫”表让我爱不释手,可惜表带差劲,花五千日元换了条皮表带。如今想来,兴之所至在我过去的人生中是举足轻重的大开销项目。打个比方,感觉上就像用矿泉水刷牙。说不值一提也不值一提,不过还是需要下相应的决心的。
(3)这个倒不是邮购的,是路过新罕布什尔州一个镇时在廉价商店旁边的旧货店偶尔发现的形状别致的咖啡桌:杂志架和咖啡杯承座连为一体。三十年代的东西,材质不坏,制作相当结实。连同一九三六年发行的两册一套的百科全书在内售价一百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