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制造出光的那一刻起,一种叫黑暗的东西就同时存在一样,推理诞生的那一天,“反推理”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推理小说,尤其是早期的古典本格推理小说,其内容并不具备太多的现实意义,就像现实中没有哪个凶手会使用密室或消灭足印来掩盖罪行一样。推理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凶手要聪明到可以设置一般人无法破解的谜团,却又要傻到只有靠杀人才能解决问题。”

    这一特性决定了推理小说中的推理桥段同样架空现实。一方面这个桥段精妙得让人拍案叫绝,另一方面却让人在拍案之后不禁皱眉:“这些推理在现实中管用吗?”于是,一种“反推理”情结酝酿生成。不管一部多么经典的推理小说,总有人会质疑推理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就像人们总在议论的那样:“书中的侦探们运气总是很好,总是可以找到凶手遗失的烟斗。”

    早在《陆桥谋杀案》以前,以“反推理”为最高目的的推理小说便层出不穷。大名鼎鼎的G·K·切斯特顿写出了《奇职怪业俱乐部》;E·C·本特利创作的《特伦特最后一案》作为一部反推理作品,更是成了开启推理黄金时代的不朽之作;而罗纳德·A·诺克斯的《陆桥谋杀案》,则是古典本格派中此类作品的最高成就。

    一个自以为是的侦探,或是智商有限,或是运气不好,或是为情所困,总是在一番严密谨慎的调查和推理之后,得出一个与真相相差甚远的结论——这是所有反推理小说共同的模式。作者以此来嘲讽所谓的精妙推理在现实中根本是“水中捞月”。而诺克斯大人似乎觉得由一位侦探的失误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太多的偶然性,不足以证明“推理无用论”。所以,在《陆桥谋杀案》中,主教一共安排了四位侦探登场。“四大名捕”面对一桩离奇的谋杀案,各显神通,不断提出自己的推测。但现实不断地击碎了四个热血青年的名侦探梦想——此种残酷对于稍有自尊的侦探来说,无疑比命案本身更难以下咽。我自认是推理小说的狂热爱好者,反推理小说也读过不少。但诚实地说,在合上《陆桥谋杀案》之后,我的确对所谓的经典推理小说产生了一丝质疑——即使只是一瞬间,我不得不承认,诺克斯大人反推理的设置扣动了我的心弦。但这并不说明诺克斯大人对推理带有任何的成见,而《陆桥谋杀案》只是天才小憩时的游戏之作。之后诺克斯创作的《闸边足迹》、《筒仓陈尸》等作品都是布局绝妙、推理神奇的正统推理大作。

    这就是罗纳德·A·诺克斯,天才的叛逆者,推理的先知,福尔摩斯学之父,“十诫”的书写人。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