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通信,由来久矣。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是用一根横木交叉在柱头上,“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在各路的交通口都有设置。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尧时很注意道路的修整。为了交通的通畅,他在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修了一条通衢大道,称为“康衢”,后来改此地为“康庄”。现在我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源于此。道路的宽广,说明了那时信息的传递较为迅速方便。
到舜的时候,这种以“诽谤之木”采纳意见的方式,形成为政治制度。舜设有专司通信的官。司马迁的《史记》说,舜曾设置22名“纳言”的官,“明通四方耳目”。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通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纳言制度,也就是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上古时候,究竟用什么样的通信方式呢?史书上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但是,民俗学的材料告诉我们,原始社会的居民,确实已经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很有趣的通信活动。云南的佤族,直到解放前还进行着原始的木刻通讯联络:如甲乙两寨发生了纠纷,甲寨便命人给乙寨送去一件木条,在木条上方刻两个缺口,代表甲乙二寨,下方刻三个缺口,表明乙寨在三日内前去甲寨和解,前面再刻一斜角,表示事关紧要,不可延误。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考古学家们在青海乐都柳湾也同样发现过。那里原始遗址出土的记事骨刻,其所刻缺口与佤族十分相像。说明了距今数千年前母系氏族时代的我国原始居民,已经有了简单的通信活动。
到了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那时候,交通工具已较前代发达。古书上说,“夏后氏二十人而辇〔nian碾〕”,是指用20个奴隶拉着大车子。若是没有宽阔的道路,20人拉的车是无法通行的。《左传》引用上古文献《虞人之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记载大禹治理水患后,把全国划为九个州,修整了九条宽广大道。以后,夏朝统治者规定了定期整治清除大道的制度。《夏小令》中称为“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是说每年秋九月全国有一次扫除道路的任务,十月则修治桥梁。这说明夏王朝对交通管理十分重视。正因为道路的通畅,夏朝命令才下达迅速有效。《史记·夏本纪》说,夏王朝统治区东到大海,西至大漠,“声教讫于四海”。
这时,人们的通信活动也比以前复杂化了。流传下来的《夏书》说,有一种政府宣令的方式,是每年春三月,由称为“遒〔qiu求〕人”的宣令官,手执木铎,在各交通要道,宣布政府的号令。这是我国早期下达国家公文的方式。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报组织系统;政府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较为严密的通讯联络网。所以,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吏。牧正是专管畜牧的,庖正是管理膳食的,车正就是统管民间通信系统的官吏,负责天下“车旅”。传说,夏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u局〕”(《史记·夏本纪》)。有了这么多种交通工具,这时的通信就比以前方便了。
远古传说中说,尧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起着邮传通信的作用。可以推断,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松语文学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