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珍趣篇》介绍

    《珍趣篇》是一个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综合性集子,它包括36篇作品,其中散文诗16篇,韵诗14首,文学论文和评论5篇,剧本一个。我们。选出的散文诗,只占这个集子的一半份量,不能说反映了《珍趣篇》的全貌,这一点和其他入选的集子的情况有所不同。

    《珍趣篇》的出版也很特殊,它不是由作者直接和出版商联系编辑、出版的,而是由一位名叫尤素福·托玛·布斯塔尼的阿拉伯出版家在埃及阿拉伯人书局编辑、出版的。由于它是从散见各处的纪伯伦的作品中选辑的,所以在内容上与体例上同纪伯伦的某些集子有所不

    同。这个集子出版于1923年,但其中的许多篇章是好多年前写出的。

    就散文诗而言,此集中最重要的篇章首推1920年在开罗《新月》杂志上发表的《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这是一篇立意深刻、气势壮阔、形式新颖、文采璀璨的妙文。通篇以大体相近的句式,次第对应重复,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纪伯伦的爱国主义激情和美好的社会政治理想。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

    "你们的黎巴嫩是一位手捋胡须、蹙额皱眉、只顾自身的老翁,我的黎巴嫩是矗立如塔、微笑似晨、念人如己的青年。"

    纪伯伦采取叙述加对比的手法,描绘出两个迥然不同的黎巴嫩,他的敌对者的黎巴嫩,是解不开的"政治死结二是"宗教首领、军队司令的棋盘",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是无休止的"谎言"和"辩论",是气息奄奄的朽翁;纪伯伦心目中的黎巴嫩,则是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是"悠远的思想"、"炽热的感情"、"神圣的语言",是"青年的抱负,中年的决心,老年的睿智",是"朴素而袒露的真理",是生气勃勃的青年。

    在纪伯伦看来,黎巴嫩的儿女应能代表黎巴嫩"岩石中的意志,巍峨中的高贵,流水中的甘美,空气中的芳馨",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成为"黎巴嫩血管里的一滴血"。

    这些儿女包括"农夫"、"牧人"、"园丁"、"织匠"、"陶工"、"泥瓦匠"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包括"把自己灵魂倾注于新杯中的诗人"。他们是"风吹不灭的灯,时蚀不腐的盐",是迈着坚定步伐奔向真善美的人。

    这篇散文诗具有无比的生命力,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并将显示出跨世纪的魅力。

    《珍趣篇》中还有许多篇章,也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独立与红毡帽》,通过一位同胞为了强调自己的"独立"和"尊严",拒绝在法国客轮餐厅脱下他的红毡帽这件小事,引发出对民族心理的深刻透视和剖析。纪伯伦说,"精神上和心智上均受奴役的民族,是不能靠他们的衣着、习俗成为自由的",同胞的不幸正在于他们"反对结果而未曾注意到原因。在赢得本质之前,已先被偶然现象所控制"。他呼吁同胞不要在区区小事上盲目争"独立",要争就争"技术独立","工业独立&q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