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接近正午,西军依然占据优势。

    桃配山上的家康,坐不住折凳了,常常站起来咂嘴。

    (真是差劲!)

    对跟随家康的丰臣家诸将的作战能力,家康这样认定。敌方只有占总数两或三成的兵力在作战。连这点敌人都拙于对付,可见东军诸将的心底肯定没有竭尽死力的准备。

    (只能这样认为。)

    战场如此混乱,家康的指挥不可能周密到位,只能由各将领随机应变各自为战了。

    但有一个办法。

    在家康阵前十九女池畔担任警备的本多忠胜,和家康同时想到了同一个办法。他纵马跑上山丘,大声喊道:

    “主上,现在到亲自出马的时候了!”

    理当如此,家康颔首,立即站了起来。在这混战的形势下,只能靠主将一马当先来到最前线,己方士卒看见家康的旌旗由后方奔驰到军阵前头,会感到一种无言的鼓励。

    这是一招险棋。敌人会觉得正中下怀,将家康营帐作为攻击目标。

    不过对身经百战的家康而言,这股勇气他还是具备的。为保住身家性命,丧失了战机,这样的深思熟虑家康是没有的。

    “前进!”

    家康坐进轿子,一声令下,轿子抬起来了。在护卫马队的簇拥下,武士喊叫声不绝如缕,开始沿中山道奔跑。

    这时,家康的金扇马标和葵叶家纹旗等,由酒井左卫门尉守护,行进在前。

    家康决心将新营帐设在前线,通过关原村,再往北行,位于距离石田阵地和岛津阵地五六百公尺的地方。此处当时并无地名,战后诞生了“阵场野”、“床几场”等名称,贯穿整个德川时代,这里被当作圣地保护着。

    却说三成。他听闻家康出马,心头大喜。

    “冲上去,砍下老贼首级!”

    三成这样高呼着激励士卒,但难以即刻发起冲锋。石田阵地前挤满了敌军人马,拥挤不堪,推推挤挤,动弹不得。

    “大炮搬来!”

    三成命令道。传令官奔向后方丘陵,足轻们立刻抬下五门大炮。

    这是铁铸大炮,没有车轮,炮筒固定在木台上,形状与后来的大炮差异较大,论其性能,火枪无法相比。

    通常野外会战不使用大炮。攻城或海战时偶尔动用。织田信长对这种重兵器感兴趣;秀吉嫌搬运困难,不喜欢大炮,不将其作为常备武器。

    然而,朝鲜战场上因为轻视大炮,弊端明显暴露出来了。就火枪数量和性能这一点,恐怕日军在世界上也是堪称领先,靠火枪完全可以压倒敌方。但明军和朝鲜军装备著名曰“佛郎机”的大炮,它一出现在战场上,日军就大伤脑筋。

    三成任军监渡海后,目击其状,便将缴获的敌炮带回日本,让自己领国内国友村的火枪工匠研究,制造出新开发的五门大炮。现今架在寨栅内的就是“国友炮”。

    (现在,趁此有利时机,用之必有效果!)

    三成这样判断。阵前敌人密集,而且心生恐惧,现在炮击,敌人会心惊胆寒四散而去。

    再令马队发起冲锋,敌军必定溃逃。

    足轻们开始着手填装火药。

    先将两升左右的火药全部倒入炮口,用长棒将其捣实于炮筒底部。然后,其他足轻将重约四公斤的炮弹装入炮筒,接着装散弹。说是散弹,其实就是装入薄纸袋里小石头、铅球等,数量有五六十个吧。

    “从右侧开始,依次开炮!最后一门开炮之后,枪矛队发起冲锋!”

    三成命令道。

    少时,第一门大炮的导火孔点着了火,足轻们都捂着耳朵,趴在地上。

    “轰隆隆!”

    巨大的炮声响起,炸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