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舞一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纻》之类是也。
始皆出自方俗,后浸陈於殿庭。盖自周有缦乐散乐,秦汉因之增广,宴会所奏,率非雅舞。汉、魏已后,并以鞞、铎、巾、拂四舞,用之宴飨。宋武帝大明中,亦以鞞拂杂舞合之。钟石施於庙庭,朝会用乐,则兼奏之。明帝时,又有西伧羌胡杂舞,后魏、北齐,亦皆参以胡戎伎,自此诸舞弥盛矣。隋牛弘亦请存四舞,宴会则与杂伎同设,於西凉前奏之,而去其所持鞞拂等。按此虽非正乐,亦皆前代旧声。故成公绥赋云:“鞞铎舞庭,八音并陈。”梁武帝报沈约云,“鞞、铎、巾、拂,古之遗风”是也。唐太宗贞观中,始造宴乐。其后又分为立坐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八:一《安乐》,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六《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
自《破阵乐》以下,皆用大鼓,杂以龟兹乐,其声震厉。《大定乐》又加金钲。
《庆善乐》颛用西凉乐,声颇闲雅。坐部伎六:一《宴乐》,二《长寿乐》,三《天授乐》,四《鸟歌万岁乐》,五《龙池乐》,六《小破阵乐》。自《长寿乐》以下,用龟兹乐,唯《龙池乐》则否。武后、中宗之世,大增造立坐部伎诸舞,随亦寝废。武后毁唐太庙,《七德》《九功》之舞皆亡,独其名存。自后宴飨,复用隋文舞武舞而已。开元中,又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甘州》《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大祁》《阿连》《剑器》《胡旋》《胡腾》《阿辽》《柘枝》《黄■》《拂菻》《大渭州》《达磨支》之属,谓之健舞。文宗时,教坊又进《霓裳羽衣舞》女三百人。末世兵乱,舞制多失。凡此,皆杂舞也。
【魏俞兒舞歌】
王粲《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从帝为前锋,号板楯蛮,勇而善斗。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歌舞,高帝乐其猛锐,数观其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本歌曲四篇。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左思《蜀都赋》云:“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也。颜师古曰:“巴,巴人也。俞,俞人也。高祖初为汉王,得巴俞人,并趫捷,与之灭楚,因存其武乐。巴渝之乐,自此始也。”巴即今之巴州,渝即今之渝州,名各本其地。《宋书?乐志》曰:“魏《俞兒舞歌》四篇,魏国初建所用,使王粲改创其辞,为《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后於太祖庙并作之。黄初二年,改曰《昭武舞》,及晋,又改曰《宣武舞》”。《唐书?乐志》曰:“俞,美也。魏、晋改其名,梁复号巴渝,隋文帝以非正典,罢之。”汉初建国家,匡九州。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右《矛俞新福歌》】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应桴蹈节,俯仰若神。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右《弩俞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右《安台新福歌》】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右《行辞新福歌》【吴俞兒舞歌】
唐?陆龟蒙枝月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