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揭发材料,就要季伯舜在一份他们事先写好的伪证材料上签字。季伯舜拒绝了。

    这事给了季伯舜强烈的刺激。季伯舜突然意识到,后人撰写的历史往往是很靠不住的。变幻莫测的现实政治不断地压迫着无言的历史,最终会使历史变成一座人为的迷宫。作为一个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自己艰难奋斗的一生,把中国革命托派的真实的思想历程,如实地不加掩饰地写出来。

    季伯舜开始有计划地把人家让他写材料的纸偷偷留下来,把打扫卫生时拾到的边边角角的废纸收藏起来,还把报纸的空边裁下来,准备进行自己生命末路上最后一个伟大的工程。

    从那时开始,季伯舜就知道,他已经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了。他在六十七岁的人生里程碑前停住了脚,毅然转过了身子,面对着风风雨雨的过去,面对着黑沉沉的历史。

    只有过去和历史属于他。

    那是一笔财富,一种经验。

    一个人的肩头不能负担起全人类的苦难,在人类匍匐着茫然四顾的时候,做一个人类解放的奋斗者和探索者是孤独的,甚至是可笑的。然而,当人类站立起来,获得解放的时候,那些先行者们曾有过的孤独,将会变成全人类引以自豪的光荣。人们会指着他们曾经嘲笑过的,被苦难压进泥土里的先行者们说:瞧,他们都有一副不屈的肩头和灵魂!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资格被称作人。他们的灵魂已在孤独的奋斗中进入了不朽,成为人类前行的永恒之灯……

    季伯舜这样自豪地想。

    那么,就开始吧,让历史告诉未来。季伯舜握着笔,伏在铺板上开始挥笔疾书,那双重的,乃至多重的人格才重归统一。身上的卑微不见了,眼神中的怯懦消失了。他像一个伟大的先哲,在用心和那些逝去的先哲们——马恩列托,进行着灵魂的对话。《共产党宣言》像首豪迈的交响乐,用中文、俄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来米文奏出了不绝于耳的伟大旋律。

    季伯舜的躯体伴随着那伟大的旋律飘浮在半空中。

    他在半空中鸟瞰着这个世界。

    世界变得那么渺小,他却变得那么巨大。

    季伯舜追忆着,追忆着……

    在追忆中,走向了伟大,走向了永恒。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季伯舜写着写着,就握着笔睡着了。许多臆想中的景象化作奇奇怪怪的梦,飞入了他残余的岁月,补充了他残余的生命。

    他梦见,他和一群人要到美丽的天堂去,而他和那群人站立的地方却是一片泥泞的旷野。旷野上有许多路,也不知到底哪条路通往天堂。他在许多路的路口孤零零地立着,为大家找路。天在下雨,下得很大,他感到冷。通往天堂的路到底找到了,路的标记就是托洛茨基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啊!可偏在这时,又一群人吵吵嚷嚷过来了,说是也要到天堂去。他很高兴,叫他们跟他一起走,高举托洛茨基的大旗。那群人却不听他的,不相信他和他的同志们找到的这条路。他们把他抬起来,摔到泥水里,哄笑着跑了。他木然地爬起,固执地在原地站着,迎来了第二群人。他又向他们讲,他知道一条最成功的路,能把大家带到无比美好的天堂。他们还是不听他的,还用脚踢他的屁股,踢倒了他,那帮人又走了。他只好在泥水中爬,向他知道的那条能往天堂的路上爬。爬着,爬着,雨停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他在耀眼的阳光中看到了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站在一座高大的教堂门口厉声责问他:“拉舍维奇同志,你们是怎么了?中国的事情,怎么让你们搞得这么糟?是不是怀疑我的马克思主义主张不正确?”

    他满身泥水站起来,对托洛茨基道:“不,不,托洛茨基同志!我和中国托派同志们从没怀疑过您!我们在中国的失败,不是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