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没有和她多说什么,而是直接扣动了扳机。
或许伊莱克特拉到这时候才忽然想到,这个陌生人,或许并不是什么“突发性犯罪心理”,而是真正的变态杀手!不过,已经晚了……
陌生人将伊莱克特拉射杀后,随手用车里的帕子擦了擦窗户。低下头,只见伊莱克特拉趴在驾驶座上抽搐着。人在头部中枪以后,只要没有直接将负责掌管动作与协调的小脑击碎,都会出现这样的抽搐现象。其实在这个时候,人已经死了,抽搐只是身体本能的反应而已。
不过这名陌生人显然不知道这点,于是他再次举起枪,朝着伊莱克特拉的头部又开了一枪。之后,他注视了伊莱克特拉良久,在确定她已经断气后,才将她扔到了车外,然后驾着汽车扬长而去。
最后这个地方,是我个人的判断。因为在现场并没有发现大量的血迹,这说明,伊莱克特拉所躺的位置并不是她中枪的位置。或者说,第一案发现场是停车场里的某辆汽车里。要知道,虽然头部中枪会因为人体结构的原因,让血液无法大量地喷射出来,但头部并没有太多的肌肉,没有肌肉的压缩,血液会顺着伤口缓缓流出。这样的失血虽然不会太快,但量却是非常大。而现场留下的血迹,明显达不到这个应有的标准。这只能说明伊莱克特拉尸体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她中枪的位置。
而且,我们通过她办公室里的各种记录得知,她是在8:00整离开办公室的。验尸结果告诉我们,她是在8点到8:15分之间中枪的。在这个时间段里,按照正常的行动速度,她甚至来不及发动汽车开出停车场。那么,我们可以断定,伊莱克特拉博士中枪的地方必然是在停车场内!
法医对现场进行了检查,伊莱克特拉博士的致命伤是从左太阳穴射进的子弹,子弹摧毁了她的大脑,之后又中了第二枪。通过子弹可以看出,这是大口径的手枪。警方并没有在现场找到目击证人,现在唯一的物证就是受害者脑袋里的两颗子弹。但是却有一名路人在那个时候路过那里,碰巧听到了伊莱克特拉博士和那名歹徒的声音。当然,也仅仅是听到声音而已,他并没有走过去看,更没有听到他们具体在说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伊莱克特拉博士和那人当时都发出了笑声。这也是我们断定歹徒并不是用枪逼着伊莱克特拉博士上车的重要原因!
两颗子弹被送到犯罪实验室,与前两起杀人案的子弹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它们出自同一支手枪。两起案件有了关联。
接连发生了两起命案,而且在不同的州,这让这件事成为了跨州大案。两地的警方分别找到了联邦调查局,而我们则负责起这两件案子的侦破工作。
在案件重演完毕后,我们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以上的案件重演看起来非常简单,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或许就只是几段简单的对话和一般的故事而已。但对于有着专业知识的我们来说,在这其中能发现很多有用的东西。
首先,由于这起案件与上一起案件的作案手法相似,因此,我们将这两起案件归到一起,作为连环杀人案。也就是说,两起案件的歹徒应该是同一人。那么,这名歹徒应该不认识伊莱克特拉博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调查了伊莱克特拉博士的诊断病例,其中并没有狂暴症或者说心理畸变的病例,而且两起案件的发生地也不一样。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可以顺利地走上伊莱克特拉博士的汽车,这说明他的长相看上去应该不是那种具有侵略性的。
再其次,他不认识伊莱克特拉博士,却可以在见到伊莱克特拉博士的第一时间里通过她胸口的名牌分析出伊莱克特拉博士的身份,这说明他非常的狡猾,或者说聪明异常。
第三,他会连开两枪。然后等很长时间以确定伊莱克特拉博士死亡后,再将她扔下车。按照我们的分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