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作为首任文化部长,对外的文化交流,作世界和平的使者,自然成了茅盾这位文化部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10月23日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理事会开始,至1962年7月1日去莫斯科参加争取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会为止,共出国16次。其内容是争取世界和平和文化交流两大类,因此,茅盾在文化部长任上,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进步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他一生中较为辉煌的一个方面。也因此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和平的文化使者。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整顿社会秩序,制订新的秩序方针政策,使一代开国元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自然,茅盾也不例外。待新中国万业待兴的工作稍有头绪后,中共就立即参与世界和平事业。频频出访,在国际事务中尽一个大国的责任和使命。1950年3月8日,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开会,茅盾当选为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1月,茅盾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3月,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又决定茅盾任理事,这一年的10月,茅盾受任为第二届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代表团理事,于23日早晨6时从北京乘飞机转道莫斯科去维也纳。在莫斯科,旧地重游,茅盾感慨万端,戈宝权等在机场迎接代表团成员,但公务在身的茅盾,在莫斯科稍事休息后,于27日飞抵奥地利的维也纳。

    在大会上,茅盾代表中国代表团,作了《巩固和发展各国人民间的文化交流》的发言。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中,茅盾感到新中国应该有刊物,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阵地。1952年12月11日,茅盾再度赴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会后,坐火车取道莫斯科回国。在火车上,同行的代表陈冰夷和茅盾谈起办一个刊物,专门介绍外国文学。茅盾一听,十分兴奋,与自己平时所想不谋而合。于是茅盾专门向陈冰夷介绍了鲁迅当年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压迫下创办《译文》的艰难情景,说“今天情况大不相同了,如果办新的《译文》,一定能办得更好。”在茅盾关怀下,新中国的《译文》终于在1953年7月1日正式创刊,茅盾担任主编,陈冰夷、董秋斯为副主编。

    50年代初,茅盾的出访任务,大部分是参加国际性会议,有时刚回来,又要整理行装,出发去国外。1953年4月,北京春意盎然的时候,茅盾刚刚接待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来华演出,第二天,即4月30日就离开北京,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会议,5月14日返回北京。

    6月9日,茅盾又和郭沫若一起,乘机离开北京,取道莫斯科去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在匈牙利,茅盾除了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之外,还参加郭沫若主持的“向匈牙利全国和平理事会献礼”仪式,出席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和部长会议举行的招待会,6月19日,茅盾又出席匈牙利布达佩斯市民为庆祝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的群众大会。在匈牙利参观访问近一个月时间。回国后,茅盾又及时写了《人民匈牙利的电影》一文,发表在8月20日《人民日报》,宣传匈牙利的文化事业。没有几个月,茅盾在11月17日,又率团去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会上,茅盾作了《为进一步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而努力》的发言,赢得代表的热烈掌声。12月中旬返回北京,出色地完成任务,19日,周恩来亲自接见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并招待代表团成员,给予充分肯定。

    1960年8月25日,茅盾应波兰政府的邀请,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去波兰访问,在波兰访问期间,茅盾受到波兰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给茅盾留下深刻印象,萧邦故里,波兰音乐学院的少女、高材生,为中国贵宾演奏了萧邦名曲;在凯纳尔工艺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