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总是能引来祸端,或者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至于祸端的大小和矛盾的轻重,则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财力比拼所决定的。涉及纷争的钱财越多,矛盾就越大。
在汉朝中央政府和吴国之间就有着这样的矛盾。问题在于,两方财力悬殊巨大。在刘濞眼里,中央政府手头那点少得可怜的经费简直不值一提。因为天下最大的铜矿就在吴国境内,那是吴王刘濞用来巩固江山的命根子,更是他用来和朝廷叫板的资本。
高祖六年,刘邦封自己的二哥刘仲为代王。在韩王信投靠匈奴之后,匈奴就大举南下入侵代国,代国不敌,没出息的刘仲丢弃了自己的子民,一路逃难,经洛阳回到了刘邦那里。刘邦看在刘仲是自己二哥的份上,并没有追究责任,而只是将他降为郃阳侯。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同时向东吞并了荆国,杀死了荆王刘贾,战后又挟着荆国的人马向西进攻楚国。刘邦闻后亲自出征,当时刘仲的儿子,沛侯刘濞也跟随刘邦出征。刘濞在战场上作战骁勇,一马当先,以骑兵将领的身份和刘邦一同在蕲县大破黥布的军队。
当时由于荆王刘贾已死,吴郡、会稽郡地区无人治理,刘邦觉得这地方民风剽悍,必须要由一个性子刚强的人来管理。刘邦看着身旁的小伙子这么勇猛,想来就是个强势人物,而且还是刘氏宗亲,加之刘邦的儿子很多年龄都不太大,不适合来这里称王,于是在回师路上途经沛县时就封刘濞为吴王,下辖四郡五十三城——即东阳郡、鄣郡、吴郡、会稽郡,吴国自此建立。
刘邦在沛县作了一首十分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里面的“猛士”大约也就包括吴王刘濞在内吧。
接下来的这段内容史书记载得神乎其神。按照史书的记载,刘邦在刘濞接受了吴王印信之后,仔细端详了刘濞的面相,两道炯炯的目光投射在刘濞的脸上。刘邦沉思片刻,心下断言道:刘濞有“反相”。
刘邦当下就后悔了。
但是身为帝王,说话不能出尔反尔,不能失信于人,更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先前的话,那是在否定自己的权威。刘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奈的他只能作罢,同时抱着一丝希望试图教化刘濞,他对刘濞叮嘱道:“再过五十年东南地区会有人造反,难道这个人就是你吗?这天下说到底都是咱老刘家的,一家人嘛,你可千万别造反。”
刘濞听罢,欣然叩头,表示坚决不造反,誓死捍卫刘家江山,可惜日后他食言了。
到了惠吕时期,汉帝国在经历了对造反诸侯王的平定后,政权步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个帝国除了吴国以外都在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只有吴国仗着其辖下丹阳县有一座产铜丰富的山,所以就在国内疯狂地铸钱。
刘濞要铸钱,就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于是他就招揽了许多亡命之徒。同时,由于吴国沿海,刘濞还让百姓们煮海盐。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引用中井积德的话说:“盐铁之利,国用既给有余,不须收口赋于平民,是可知役于盐铜者皆亡命无赖,非平民也,吴王所招致。”铜矿和海盐使得吴国政府富到都不用向百姓收税,可见其国家生产力之强、铸币和煮盐为吴国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高。
经济快速发展的吴国想不被各方势力关注都难,刘濞的经济建设在诸侯王和中央政府眼中完全是一种炫耀,炫耀他刘濞的能力和资本。
醋意大发的诸侯王和中央政府对刘濞产生了浓厚的敌意,他们不能接受刘濞的与众不同,不能接受当他们都还深陷于贫穷、不安定的环境中时,刘濞的吴国已经脱贫致富,超越小康,从发展中国家晋升成一个发达国家了。
财富这东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