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尽管被贬,然而他对汉初政治的影响却并没有结束。他写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文章叫《过秦论》,收录在他的著作集《新书》当中。正如廖伯源先生所说,“《新书》或是以其反对秦政,提倡弃秦之旧而立汉之新,因用新为名”(《说新》)。也就是说,《新书》的核心思想是批判秦朝,鼓吹汉朝建立新制度。这几乎已经是今人的共识了。
那么,细化到《过秦论》当中,贾谊究竟说了些什么呢?一般人解读《过秦论》,只是在讲贾谊批评暴秦,从而反映他主张仁政的思想。然而笔者认为,整部《过秦论》中,大量的篇幅都是在影射汉初的历史。贾谊以古喻今,实则是在对汉初社会、政体的种种问题提出建议。他特别批判了分封制度和“汉承秦制”的局面,具体的观点结合文章的内容可以分为六点。
第一点,贾谊肯定了秦国在嬴政执政之前,历代祖先对于秦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肯定了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批判了东方六国之间的不团结和自私。
这其实在影射刘邦平定天下各路反秦武装、最终称帝一事。贾谊政治热情极高,所以他写文章都有极强的政治色彩。提建议当然要提给刘恒,所以贾谊不能一上来就挑人家父亲刘邦的不是,要先吹捧,贾谊这家伙也有油滑的一面。
同时,贾谊很明确地指出了分封制为什么不能巩固天下政局。就是因为时间长了以后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君主为了谋求本国的利益而开始斗争,这样一来整个分封的秩序就被破坏了,不仅没能起到凝聚王国势力、拱卫中央的作用,反而加剧了整个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周王朝就是由此衰败。
贾谊以古鉴今,间接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也就是向刘恒指出了汉初“郡国双轨制”下,关东诸侯国对于汉帝国国家稳定的威胁。
第二点,贾谊讲秦始皇自以为关中地区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把握了这片地区之后就能够安定天下,实际上他只是低估了自己对于诸侯王的威慑力。天下没有动乱,并不是因为关中固若金汤,而是由于他秦始皇的戾气令天下震骇。所以秦始皇一死,秦二世继位,天下就大乱了。
这是在影射汉朝政局。汉朝初年,整个国家在刘邦的威慑下貌似太平,然而到了刘邦晚年,乱象就逐渐暴露,中央已经难以完全控制地方,中央内部也出现了野心家。刘邦驾崩、惠帝刘盈登基之后,果然爆发了诸吕之乱,天下诸侯趁机扩张势力,使得新生的汉帝国陷于危难之中。到后来吕后称制,这个女人用铁腕手段震慑天下,然而吕后一死,历史就重演了惠帝时期的局面,齐王刘襄发兵至荥阳,功臣集团平定诸吕。
对于汉帝国的中央政府而言,齐王等人就是“外患”,而功臣集团则是“内忧”。
贾谊认为,一切祸患出现的根源其实都是国家体制出了问题。由于整个国家“郡国双轨制”的制度从未有过改变,所以继任的统治者就容易误判形势,将上一代统治者用铁腕手段营造出的安定局面误当作体制的作用,导致历史一次次重蹈覆辙,诸侯王势力却越来越强大。
第三点,贾谊贬低陈胜。
贾谊是这么说陈胜的:“陈胜这个赤贫子弟,卑贱的农夫,不过是个被罚戍边的小役卒,才能连平庸之辈还不如,没有智慧和财富,出身底层,却能一呼百应,灭亡秦朝。”
贾谊强调陈胜出身卑贱有两个原因。其一,贾谊是想夸大王国问题对国家实力的影响。曾经强大的秦帝国就是因为没有根除拥护王制的势力,才导致连陈胜这样一个卑贱的人都能掀起反秦的浪潮。其二,贾谊是为了批判汉初尊楚的思想,进而否定楚人所提倡的分封制度。因为陈胜是楚人,而且是楚国反秦势力的一大代表,那他自然而然地就被划入了楚国拥护王制的势力当中。贾谊贬低陈胜,其实是在批判分封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