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写的批注。

    [2]引用的鲁迅的这句话,是毛泽东凭记忆写的。鲁迅一九二七年在广州编校《唐宋传奇集》,作《序例》,文末题记说:“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唐宋传奇集》上册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由北新书局出版,次年二月续出下册。

    [3]陆放翁,即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七绝《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这是毛泽东对《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击水”的批注。

    [5]指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见本卷第57页注[4]。

    [6]这是毛泽东对《菩萨蛮·黄鹤楼》一词中“心潮”的批注。

    [7]这是毛泽东对《清平乐·会昌》一词中“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的批注。《菩萨蛮》,指《菩萨蛮·黄鹤楼》。

    [8]这个批注写在《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那一页的天头上。以下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9]这是毛泽东对《七律·长征》一诗中“水拍”、“三军”的批注。

    [10]这是毛泽东对《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中“苍龙”的批注。

    [11]这是毛泽东对《念奴娇·昆仑》一词的批注。一九五七年《诗刊》一月号首次发表的这首词和文物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本词下阕的第八句作“一截留中国”,一九六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照毛泽东的意见,将这一句改为“一截还东国”。

    [12]这是毛泽东对《沁园春·雪》一词的批注。末三句,指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这是毛泽东对《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三十一年还旧国”一句的批注。

    [14]这是毛泽东对《水调歌头·游泳》一词的批注。其中所说“三国孙权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一典有误。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和一九九六年九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对“武昌鱼”的注释是:“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鲍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15]这是毛泽东对《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的批注,指“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