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取下定远,到占据和州,年仅二十七岁的朱元璋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这是有目共睹的,连李善长这样长他十九岁的文人贤士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敢、严谨和威猛,也正是他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很多人的拥护,拥护他的这些人多是青壮年,而军队中跟随郭子兴的那些老将对他的发迹不屑一顾。朱元璋决定显示显示自己的威严,让郭子兴的属下知道自己不会完全听命于郭大帅,独立门户是早晚的事。

    朱元璋到和州的时候,手里拿着郭子兴封他做总领和州军事的檄文。朱元璋知道张天祐第一个不服气他,攻克和州张天祐有功,且他又是郭子兴的小舅子,而同驻和州的一些老将也都站在张天祐那边,是郭子兴的部下。如强行管理军事与和州城,这些人断然不会服气,难免会有内部纠纷。

    从濠州出来的朱元璋,最嫉恨的就是内部争斗,这简直是自取灭亡。若不是内斗,孙德崖、郭子兴、赵均用他们个个都是厉害的角色,哪能容得下他朱元璋的发展,尤其是郭子兴眼下被逼得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想到此,朱元璋到了和州,并未立即发布郭子兴的檄文,而是嘱咐汤和、徐达他们保守秘密,决定给那些老将来个下马威,同时再用计策镇服他们。

    这日早晨,到了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诸位将领早早到会,只有朱元璋来迟。朱元璋进来的时候,看到诸将都坐在右席,只有大厅上主将的位置和左边的几个席位空着。当时的风俗是遵照蒙古人的习惯,以右为尊。朱元璋也不吱声,径自坐在左末的椅子上,颇有意味地望了一眼主将的空席。原来昨日朱元璋差人把大厅中主将的席位撤掉,换成一条木凳,乍一望去似乎没有主位,而置一木凳想必张天祐他们断然不会有坐上去的想法。

    坐在左边的末座,朱元璋静听各位将领的发言,沉默不语。只见张天祐一副有功的得意模样,高谈阔论,其他各将又是说冲锋,又是讲围守,都未谈及如何判断敌情,如何谋划军队部署。等到了商谈下一步军事计划的时候,诸将都不言语了,面面相觑,不敢下判断,也不敢有所建议。朱元璋这时方才说话,侃侃论及当前的军事情形,严密分析各方义军的发展态势,合理地推测元军动向,提出图谋江南、渡江发展方能有广阔的天地。这些论断和逻辑严谨的分析,让在座的各位老将不得不叹服,皆对朱元璋刮目相看,就连张天祐都收敛起他孤傲不屑的神态。

    此时,朱元璋依然没有拿出受命为总兵的檄文,他要等更好的时机。他知道带兵打仗是一回事,而治理城池又是另一回事,他就是要让军中各将对他信服,只有信服自己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为自己效力。郭子兴如今困在滁州,且体弱多病,心有大志的朱元璋当然不会放弃郭子兴的军力。

    到了下一次议事的时候,朱元璋果然备受尊重,甚至有些老将拉他入右席就座。对此朱元璋依然是以沉静谦卑相待,坐到左侧。上次谈军事气氛活跃,这次似乎大家都不知说什么好,没个主将,也无人主持会议的主题,会场略显冷清。朱元璋见众人都无话可说,就提议修筑城墙,各位将领也都赞成。上次攻打和州的时候,城墙经历一次激战,已是残破不全。

    朱元璋见众人都同意了,遂建议说自己负责一半的工程,各位将领一起负责一半的工程,工期是三天。各位将领听了,心中大喜,以为占了便宜,纷纷答应下来。

    朱元璋把自己负责的城墙分成几段,派汤和、徐达、周德兴等人分管各段的修整,日夜不歇。到了第四天一早,只有朱元璋一人完成了任务,修筑了和州一半的城墙。而其他几个将领仗着人多势众,没把修城的期限放在心上,且他们几个人中又无人能够服众,缺少沟通协调,工程被拖延下来。

    第四天,各位将领相聚议事,并未把修城未完之事放在心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