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离开皇觉寺,朱重八一路紧赶,到了濠州城。这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初一,二十四岁的朱元璋开始了他人生的新征程。

    朱重八到濠州城下的时候,心中惶然。这时候的濠州还在元兵的包围中,附近驻扎着军队,城墙上红巾军严加把守,城墙下堆满尖石、石灰。见此阵势,朱重八明白此行不易,投军也未必顺利,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断了离开的念头,无论如何得进到城中去。

    朱重八镇定地走到城门口,立即被守门的士兵拦住盘问。朱重八只说自己是来投军的,而那些士兵再问也问不出名堂来,见他又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疑心是元军派来的奸细,即用绳子捆了他,准备请令旗杀了算了。

    朱重八也不和那些人辩解,问什么都只说是投军的,被绑了后,就只说要见郭元帅。

    朱重八心中自有分寸,这些小兵已经不信任他了,再多说也无用,反而更加深了误解。只要能见到郭元帅,说起汤和,好好表现一番,定能解除误解。再说一入军营就能见到元帅,对自己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否则不知何年何月才有被赏识的机会。

    朱重八被拉至郭子兴府上。这群士兵指手画脚地向郭元帅说起这个人。

    只见朱重八神色镇定,毫无畏惧,正视着郭子兴。

    郭子兴见朱重八身材高大,脸盘黝黑,粗眉大眼,颧骨高,鼻子大,耳朵大,下巴偏长,和普通人比显得有些奇特,气宇不凡,又是如此镇静稳重,心中颇有好感。

    朱重八投军算是成功了,然而看着当年不如自己聪明的汤和、徐达都已做了千总,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好在汤和、徐达二人并不看低他,以兄弟相称。这更激发了朱重八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绝不比汤和、徐达差,只要好好干,保不准能当个将军呢。

    初来乍到的朱重八认真练习武艺,处事谨慎。本来他就体格健硕,记性好,又识得些字,很快就成为小队里的顶尖士兵。而对汤和、徐达他们,朱重八有另一番安排。

    这日,汤和、徐达请朱重八酒楼相聚。小时候在一起玩,虽然朱重八年纪较小,但却因为是孩子王,所以被小伙伴们称为“大哥”,汤和、徐达他们三人少年时曾结拜为兄弟,同样尊朱重八为“大哥”。如今,汤和、徐达两人平日和士兵们吃酒,总坐上座,习惯了,只记得朱重八是兄弟,并无多想,自顾坐了上座。

    而朱重八却一脸正色道:“汤和,你们二人可记得咱们曾结拜为兄弟?”

    汤和、徐达互相看了一下,有些诧异道:“这个还用说,从未忘记。如今你虽为士兵,但仍是咱的兄弟,快坐下喝酒!”

    朱重八一把拉起汤和道:“既然是兄弟,那我还是大哥,得坐上座。”

    汤和面露尴尬,但也不好说啥,只得让了座。

    朱重八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要想还让他们看重自己,就绝不能退让,结拜兄弟的私交情是他在军队中的保障,也是他上升的基石。但私是私,公是公,私下为兄弟,军队中他得照样尊奉二人为领导。

    酒足饭饱之后,三人拉扯着出了酒家。刚至门口,朱重八立即清醒地说:“请汤千总、徐千总上马。”

    汤和、徐达二人又是一愣:“这是为何,你可是咱大哥。”

    朱重八正色道:“兄弟是兄弟,可在军营中,咱得听从千总的吩咐,公私分明。”

    汤和徐达两人听此言,酒醒了一半,对朱重八又多了一分敬重。几年不见,才晓得朱重八已非儿时的顽童,是如此明理晓事。

    做小兵的日子,朱重八勤恳敬业,不忘表现自己。几次出城探哨,他献计献谋,态度沉着,随机应变,总是立功,很快赢得队长赏识,也颇受队员敬重。一日晚上,朱重八趁着月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