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爱新觉罗·顺琰(1760—1820),高宗第十五子。受禅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亡,吏治败坏,武备废驰。卒于承德避暑山庄行宫。葬昌陵(今河北易县泰宁镇)。

    注释

    ①心膂,比喻亲信骨干的人。《尚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又,《三国志·周瑜传》:诸葛谨等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爱新觉罗·顺琰平时读书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经常以诗的形式写下他的读后感。其所写者有《含碧堂自警》、《读〈史记〉》、《读〈尚书〉》、《读〈通鉴〉》、《读〈通鉴纪事本末〉》等多篇。而《读

    诗为五言古体,押仄韵,并一韵到底。不过全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起首至“刘项成败举”以上六句为前一部分,以感叹入题。开头两句,作者巧用一个典故概述了秦末的天下形势。“逐鹿”,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记集解》引张晏语云:“以鹿喻帝位也。”群雄并起,很快便是楚汉相争。鹿死谁手?第三句作了回答:“汉兴楚沦亡。”原因何在?第五句点挈全篇:“知人不知人。”第一部分中,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含蕴得开,而又收得拢。

    这首咏史诗虽然也是一篇议论诗,但贵在并未偏离文学的形象性原则,所以并不枯燥。再从诗的形式技巧上看,谋篇布局上的层次井然,对比手法上的鲜明深刻,应是作者颙琰这首诗的最大艺术特色。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