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1507——1566),宪宗之孙,武宗堂弟。武宗死,无嗣,朱厚熜至京即位。他本人迷信神仙道术,专意斋,妄求长生。在位期间,竟二十多年不视朝,由严嵩擅权达十七年之久,政治腐败,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出现深刻的社会危机。朱厚熜长期服用丹石成病,卒,葬永陵(今北京昌平县)。庙号世宗,史称嘉靖皇帝。
注释
①贾咏,字鸣和,号南坞,河南临颖人,弘治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嘉靖三年(公元1510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嘉靖四年(公元1511年)加授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②卷阿,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中的一篇,也是该诗提到的地名。
③凤凰鸣,见于《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萎萎,雝雝喈喈”
赏析
明世宗博综经史,尊崇儒臣,即位之初,“每于万机之暇,喜为诗”。(陈田《明诗纪事》)并常赐诗给杨一清、张孚敬等,本诗为其中之一,诗中赞美了贾咏才华出众,人品超群,是朝廷的贤臣,表达了诗人渴求贤臣,重振朝纲的思想感情。
诗的开头两句“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慨括了贾咏的生活道路。贾咏为河南临颖人,而河南是被称为中州的古豫州的旧地,一个“本”!字,点明了贾咏的籍贯。而紧接着一个:“俊”字,又告诉我们贾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达了诗人对贾咏的赞赏之情,同时也为下句“简在登台衡”埋下了伏笔。我们知道,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是极严格的,士子们要经过县、省一级又一级的考试、一重又一重的筛选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取得进士身份。简:选拔之意。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出众的才华,是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而贾咏却能在重重筛选后,金榜题名,为朝廷晋用,可见贾咏才情之高。这一句,表面上似在叙述贾咏走上仕途的情况,并无神来之笔,但仔细玩味,其实是承接上文,仍在赞美贾咏,有一石二鸟,箭双雕之效果。
贾咏的才华令人赞赏,但接下来,作者并没有罗列许多赞美之辞,而是把笔锋陡地一转,说道“君臣际良难”,感叹起君臣交往的不易来。诗人作为一个皇帝,尚且感慨“际良难”,联想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加上皇帝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群臣百僚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和皇帝有较多的接触,我们的思想便忽然跌入到一个感情的低谷,不由地要为贾咏担心:在朝廷里,他是否仍是卓然超群之人呢?但紧接着一句“所贵德业并”告诉我们:“虽然君臣交际很难,但因为贾咏德才兼备,君臣之间还是有了密切的交往。”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贵”字将我们由感情的低谷引导到一个新的高峰,使我们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贾咏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朕固亮卿志”,朝廷是如此地赏识贾咏,接连为他加官进爵,那么他是如何把他的才能贡献给国家,报答皇帝的无限厚爱的呢?诗人一改前面主观评价色彩很浓的写法,通过对贾咏形象的勾勒,从客观描写的角度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夙夜怀忠贞。”寥寥几个字,一个为了辅助朝廷治理好国家,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朝廷工作的忠臣、贤臣的形象却已跃然纸上,使读者于无赞美之处看到了诗人对贾咏的赞美。
全诗的最后两句:“卷阿有遗响,终听凤凰鸣”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竭力铺陈贾咏之贤能出众的基础上,通过用典,将全文的思想感情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卷阿》中是用:“凤凰鸣”来比喻贤臣云集在君王左右的,诗人把贾咏和卷阿、与凤凰鸣联系起来,可见诗人是把贾咏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