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剑道

    陆的尽头是天涯,

    话的尽头是剑。

    有人曾比较过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剑侠的武功。他说: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张弛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阳煞功、雷神掌、毒砂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

    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

    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过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着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的"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的"武功"还有一个特,人,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

    (罗立群语)

    这种比较很有意思,也确实说出了三剑侠各自不同的特点。

    古龙的"武功"就是这样的,很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他作品中几乎所有的成名人物。没有一个曾经有过苦练的过程,但他们都有一手过硬的武功。谁能说出李寻欢的飞刀是如何练就的、西门吹雪的剑道又是什么时候悟出的,陆小风的"二指禅"又是谁教他的?

    不知道。这一切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出手的。我们只知道这些武功的威力:

    李寻欢的飞刀谁也接不住。

    西门吹雪的剑上鲜血一吹就干。

    陆小凤的手指什么都敢挟什么都能挟。

    这样的武功已流于神怪,由"武"而"神"。

    有人批评这是新派武狭小说的开倒车、不知不觉走上了一条歪路;但也有人认为古龙在这里所写的已不是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道。

    大约古龙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一般不写武功的来龙去脉。他已不看重这一些"很琐碎"的东西,他当然也不希望喜爱他的作品的读者去关注这些"鸡零狗碎"。

    他更多的是企望他的读者能明鉴他这一番苦心:他所写的武功是以明心见性为宗旨的,对敌手的体察靠得是忘我和物我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