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冉闵一死,整个河北大地就再也没有能够与燕国相抗衡的人物了。而燕国则是名将辈出,趁势南下,问鼎中原,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但是人才多了,未必就是好事,所幸者,在慕容皝和慕容俊父子在位时期,慕容氏的子弟们基本上还是秉承了枪口对外的原则,没有过早的为了权力而大肆内斗。

    公元354年~357年间,燕国发生了一件小事,三件大事。一件小事,就是慕容霸改名为慕容垂;第一件大事,就是荡平后赵和冉魏余部,统一河北;第二件大事,就是燕王慕容俊脱离东晋,自立为帝;第三件大事,就是进军塞北,讨伐敕勒人。

    在一次训练军队时,慕容霸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很难想象,像他这样从小在马背上摸爬滚打的人也会摔下来),还偏偏摔断了牙齿(很可能是门牙)。慕容俊原本就不喜欢这个勇武过人,又不大听话的弟弟,所以就借此机会逼他改名为慕容垂夬(垂和夬是一个字,音“guài”),想以此奚落他。没想到谶文说名“垂夬”者将王天下,慕容俊又不乐意了,就把垂夬字的“夬”去掉,只保留垂。自此,慕容霸就变成了慕容垂。

    公元357年,燕国与塞北的敕勒人爆发了一场战争。敕勒,又名丁零,高车。鲜卑南下后,留居漠北草原的敕勒逐渐强大起来,屡屡侵扰燕国北部边境。五月,慕容俊派抚军将军慕容垂、中军将军慕容虔、护军将军平熙率步骑8万进军塞北,讨伐敕勒人。

    先借改名来打压慕容垂的命数,再把他打发到边境去,变相的驱逐,最好他还能光荣的为国捐躯……但老天是公平的,慕容俊能够剥夺慕容垂的好名字,却无法夺走慕容垂的本领和运气。塞北一战,燕军大获全胜,歼敌十万余,缴获牛马无数,燕国北境一战而定。

    三大一小四件事一了,慕容俊迁都邺城,他的野心也随着称帝而进一步膨胀。

    早在燕国与后赵、冉魏争锋河北时,当年鲜卑段部大将段兰之子段龛便趁北方大乱之机,带着段部余部南下中原,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驻扎下来,不久又东迁至青州境内的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并自称齐王。段龛觉得燕国和段部都是鲜卑,就不怎么看得上慕容俊,转而向东晋称臣。

    定都邺城后,割据青州的段部便威胁到了燕国侧翼的安全。不久,慕容俊派慕容恪、阳骛等人率军征讨割据青州的鲜卑段氏首领段龛,两军在广固城下展开了长达七个月的拉锯战。最后,广固城中粮尽,难以支持。段龛不得已出战,被燕军击败,单骑逃脱。四个月后,段龛投降,慕容恪率部荡平青州诸郡,安抚军民,又击退东晋军队的反攻。

    公元359年十二月,慕容俊病危。相比同时代的石虎、冉闵、姚襄,慕容俊的才华算不上突出,他的两个弟弟慕容恪和慕容垂也比他能干很多,但正是在他在位期间,燕国平外患、修内政,发展生产,由一个偏远小国一跃成为北方最强的国家,并逐步吞并中原,就连慕容恪和慕容垂也不敢三心二意。从这个意义上看,是慕容俊奠定了燕国强盛的基业。

    临终前,慕容俊找来了太原王慕容恪。他不喜欢慕容垂,但是对这个文武双全、才华出众,又忠心耿耿的四弟,还是非常信任的。他也知道,没有慕容恪,就没有燕国的今天,自己也不可能从燕王混成皇帝。

    不知道慕容俊有没有看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故事,可他拉着慕容恪的手托孤的那一番话,竟然跟刘备如出一辙:我的儿子就拜托你了,这小子要是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

    慕容恪可不是傻子,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丫临死了还在试探我。所以,慕容恪推让说,太子虽然年少,但一定能把老哥你未完成的事业很好的进行下去的,我可不敢乱了大统。

    慕容俊一看慕容恪没上当,于是就怒了(进一步试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