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乱来了!可是宗盛不顾一切仍这样做。即使如此,秀衡还是不发兵。
后来,平家逃到西海,奥州也还是继续保持沉默。对关东的赖朝也是如此,秀衡一直没有任何动作。
对秀衡来讲,他必须贯彻背负着奥州传统与光荣的孤立主义,完全不参与中央的政治与战争。
可是赖朝无法理解这一点。
(那个奥州人到底有甚么打算呢?)
他常常在内心推测,可是却完全不明白,越是如此,就越感到可疑。
赖朝面对北方的威胁,坦率表示出他的态度,对十万火急催他上京的后白河法皇,也是如此。他还对昨天从院派来的御使露骨表明:
劳您专诚召唤,可是我不能很快上京。如果赖朝离开关东上京,奥州的藤原秀衡和常陆的佐竹隆义,就会闯进来袭击鎌仓。
整个鎌仓都知道赖朝的答覆,自然也传进义经的政治顾问武藏房弁庆耳中。只要奥州还存在,赖朝就不能轻举妄动。
(既然如此,武卫为甚么不透过御曹司,向奥州进行怀柔政策呢?)
这是弁庆心中的疑问。
不只是弁庆,应该说整个鎌仓都感到很疑惑。赖朝麾下的义经,以前就像奥州秀衡的儿子一般,不,秀衡甚至比疼自己的儿子还疼他。而且,义经的府邸中,还有佐藤兄弟这种与奥州藤原家渊源很深的家臣。透过他们跟奥州签订和平协定,赖朝应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讨伐西方才是。可是赖朝根本不提这件事。赖朝的岳父和谋臣北条时政,也完全不劝赖朝这样做。不只是如此,赖朝甚至从来没有问过弟弟义经这类无关紧要的问题:
——奥州情况如何?
(这是连闲聊都会谈到的话题。)
弁庆充满疑问,感到不快,甚至觉得怪异。弁庆自然也能猜透赖朝以及北条族人心中的想法。
(因为他们害怕。)
若派义经去跟奥州交涉,就等于公开承认义经背后有奥州十七万骑的后盾,义经自然就具有奥州代理者的声势,到时赖朝会无法应付他。简单一句话,秀衡一定会让义经掌握很大的权势。
——只能断绝他们的关系。
这是赖朝内心的计划。静静放着,不要去碰他,只把义经安置在自己左右,放在弟弟的位置上,一味留住他,不可以把睡着的孩子叫醒。这就是赖朝的真正意图。
而义经的个性正符合赖朝的期望。他几乎没有政治感觉,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政治运作上占有甚么地位。
义经这样的个性,使他身边的弁庆感到焦躁不安。昨天弁庆还拉着义经的袖子,偷偷劝他:
“派佐藤兄弟其中一个去奥州。”
“为甚么?”
义经可说是天生的政治白痴,他用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弁庆,像孩子般歪着头问。
(连这点意思都不懂吗?)
弁庆顿觉全身无力,同时却也感觉到,御曹司的魅力,就在于连这点事情都不了解吧!
——你现在应该以奥州为后盾。
弁庆想这么说,可是还是吞了进去。若提起这种事情,在义经简单的头脑中,会产生多大的骚动啊!义经一定会不断问为甚么,到那时候,弁庆就不得不毁谤政治人物赖朝的人格了吧?若不贬低赖朝,就无法说明非要派佐藤兄弟去奥州不可的原因。如果明说,话还没说完,义经可能早就爆发怒气,一定不会继续听下去。
(这个人心里只有血缘伦理。)
叡山堂众的没落者弁庆这么想。这是义经的天性吗?或是他从哪里学来的呢?他珍惜骨肉的情义,不管对错,执意相信骨肉血缘的价值,这是源氏家风中所没有的。在这方面,义经的伦理很有宫廷风、平家风。大概因为他是京都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