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澁江的情况呢?”

    “这也是位于肥前杵岛郡橘村里的潮见神社的缘起,潮见神社的祭神是橘诸兄。回到正题,春日大社兴建时,工匠头子也做了人偶,驱使他们工作,兴建完毕后,也扔进了河里。而这些人偶为害人马六畜,于是身为奉行的兵部大辅嵨田丸出面镇压。由于这个典故,那些水怪被命名为兵主部(hyosube),从此以后,兵主部就成了橘家的属下……”

    “这里不就有咻嘶卑(hyosube)登场吗!”

    京极堂干脆地答道:“是有啊。”

    宫村问道:“这个故事出于何处?口传还是什么?”

    “这段故事见于《北肥战志》这本书。其他像是《菊池风土记》等,记载春日大社兴建后,称德天皇嘉许嵨田丸之功,敇许天地元水神做为其氏神,嵨田丸从此以后便成为水部之主,执行祭仪。”

    “春日大社啊……”

    “没错,所以似乎也不完全是虚构。澁江一族原本是使役水神的吧?谈论水怪时,绝对不能不提澁江氏。”

    “等一下。”我制止道。

    京极堂说:“干嘛?”瞪住了我。

    “可是,澁江氏的祖先是橘氏吧?跟菅原氏又没有关系。如果咒文里面说‘氏橘’或是‘氏澁江’来威胁河童,那还可以理解,但是说‘氏菅原’,这我实在不明白。而且为什么名字来自于兵部,会变成兵主部?兵部不是一个官职吗?就算名字是从这里来的,在兵跟部中间加个主,这我实在无法理解。太奇怪了。”

    “别一次问那么多问题。嗳,你就听着吧。潮见神社的社家?毛利家里,也流传着驱河童的咒文。咒文如下:咻嘶卑啊,毋忘旧约,川中人,后菅原……”

    “又有点不一样了。”

    “不一样,意思也有微妙的不同。而且确实就像关口刚才说的,不自然的是,对于河童,都不是报上澁江的名号,或是橘、毛利的名号。不管是谁,报的总是菅原的名号。”

    “总是菅原。”

    “是的。这首歌在《和汉三才图会》里有两种版本,首先是据传为肥前谏早兵揃村菅原大明神的咒文,这首歌与沾凉所引用的完全相同。另一首不得了,据说是菅原道真亲自吟咏的歌,这首歌是:旧时约,切毋忘,川中人,氏菅原。”

    “不一样。”

    “是不一样。柳田翁在《河童驹引》中也有提到,这边写的是:毋忘与咻嘶欸之约,川中人,我亦菅原。怎么样都是菅原。”

    “喂,根本没差多少嘛。”

    我并没有一一抄下,所以完全不记得前面的咒文。不过就我听起来,感觉几乎相同。

    我这么一说,京极堂就目瞪口呆地说道:“差得可多了。‘与咻嘶欸’和‘咻嘶欸啊’,之间可是天差地远。如果呼吁的对象是水怪,说‘咻嘶欸啊’的话,咻嘶欸就是水怪,但是说‘与咻嘶欸’云云的话,就表示那是水怪与咻嘶欸的约定,不是吗?”

    “说的也是。那川中人是什么意思?”

    “在河边成长的人,水性极佳的人。不过无论哪一首歌,末尾都是菅原。换言之,有两种咒文,一种可以解释为菅原氏与水怪咻嘶卑的约定,另一种则可以解释为水怪与咻嘶卑的约定。前者的话,菅原氏就是使役水怪咻嘶卑的一族,后者的话,菅原氏就是祭祀咻嘶卑的一族……,就是这么回事。”

    “那澁江氏呢?”

    “这个嘛,橘氏一族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春日大社也十分可疑。可是这个情况,首先该探讨的还是菅原。”

    “你说……道真公与河童吗?”

    “没错。菅原一族是咻嘶卑这个妖怪——更进一步说,是河童这个妖怪重要的构成要素,这一点似乎错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