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突厥人那里新买了一批马血汗宝马。李道宗、李建成、李世民、李元昌等人的马,也都是太子李建成从那批突厥马中选出来的。

    见了李元吉牵过来的这匹骠红大马血汗宝马李世民心里一痒,就说:“四弟,让我溜溜马。”

    李元吉平日对李世民趾高气扬的样子很讨厌。但现在碍于众亲族的面,李元吉只好说:“好吧——”顺手把马绳扔了过去。

    李世民接过缰强,跃步跨上那匹骠红大马,扬鞭策马奔驰起来。转过一道山岗驰入丛林,荆棘之中看见了一头小鹿李世民穷追不舍,眼看就要赶紧上了,不料那坐下宝马突然扑倒在地。反应敏捷的李世民飞身一跃,跳出圈外。打马再起李世民飞身而上,策马狂追。

    常言道:马通人性。特别是战马,更有灵性。也许,李元吉的这匹骠红大马知道李世民日后会杀害它的主人。所以那匹骠红大马飞奔不久又乘李世民不备突然仆地翻滚。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李世民再次飞身跃出,稳稳地跳出圈外。李世民手牵着马笑着对马说:“本王自有天命,岂得浪死!”

    当时在场的张妃、尹妃等人把此话告诉李渊。皇帝李渊听闻大怒,立即召李世民前来。李元吉爱惜地拍拍马背接过缰绳牵马而去。

    李渊怒责李世民,道:“大胆二郎!你刚才说什么自有天命啊?……朕警告你:天子自有天命,不是用奸巧的心智强求来的。你是不是有不臣之心?!”

    李世民自己知道说错了话,连忙脱冠顿首。怒气未消的李渊正想把李世民交内史监察法司案验,忽然有太极殿内侍气喘吁吁来报:“突厥——突厥,大举入侵,前锋已到豳州了!”

    说也奇怪了!每到关键时刻,李世民总是能借突厥解围。这突厥人简直是李世民的救星!听到突厥入侵,李渊内心惊慌。李世民正好找到一个脱身的借口,忙说:“儿臣愿率军征战!父皇不用忧心,火来水淹,兵来将挡。”

    大敌当前的李渊怒气消了一大半,但仍有些不放心李世民的所为。李渊瞧见李元吉牵马而过,便对李世民说:“好吧!暂时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你即刻与齐王元吉领军同去吧。”

    李渊的用意是以李元吉牵制李世民。李世民心里盘算着:只要让本王率军,就要把失去的兵权再抓回来!奉旨率军抗击突厥的李世民慢腾腾地领军到了豳州;但突厥人听说朝庭大军来了就掠夺一番不慌不忙地扬长而去了。突厥人就是这种德行,来去如风,居无定所。不事生产不经营,专门抢夺侵略。朝庭来兵他就跑,唐军一走他又来。边民苦不堪言!

    李世民见突厥人走了,迟迟不回肯京,请旨留军驻守。李渊认为,豳州本来就有驻军,用不着李世民再驻军了。只是突厥大规模侵略时,朝庭才派兵马过去。更主要的是,李渊担心李世民借机扩张他所辖军队的势力范围。李世民借口突厥经常游击边庭,硬是放了三万兵将由秦叔宝留守豳州。并再三请旨父皇把防守豳州的兵权移交给他。李渊很不高兴但又耽心秦王带兵二十万在外恐生变乱,只好一面同意秦王留军驻守,一面诏令秦王回京。

    满面春风的李世民高兴自己又成功地把势力扩张到了豳州,这才慢腾腾地班师回京。由于长期阳奉阴违的李世民坚决反对限制军中将领的权利,留下了很严重的后患。唐庭历史上的“刺史带节”——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即都督带使持节,称节度使。朝庭赋于节度使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唐中期的著名的“安史之乱”等叛乱的发生。如果历史要算帐的话,这笔罪过的帐,首先就要算到李世民的头上。历代史学家研究称:在这个事情上李世民是直接的罪魁祸首。此是后话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