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的茶,上来了。飘浮的清香,令人精神爽朗。三位大臣猜圣上的喜事多半是因为南方李孝恭打了胜仗。只有裴寂笑道:“圣上之喜必定为太子殿下之所来也。”
李渊看看笑逐颜开:“确如卿等所言。今日之喜,确是来自大郎。此次大郎在夏国救孤济贫,开荒垦地,使民众欣喜而向往我朝。刚已得知大郎展开了夏国全境的安抚行动。大郎发政略为主,以军事为辅,哼!很好!很有超常的见解!大郎神机运筹,此次安抚夏国,仅只百骑人。转眼月余,却拥兵近七万,真是奇迹也!”李渊说到高兴处,一挥手:“来人,——摆酒,上菜。”
月夜光华之下,灯火相伴。君臣把酒尽欢,共议国事。任瑰、裴寂、封德彝三位大臣真是很久没见到圣上如此高兴了!李渊笑对裴寂道:“太子大军一动,你户部的粮草要及时跟上啊!”
裴寂连忙请圣上放心,臣等尽力筹措粮草军械,以保太子殿下七万大军充足。李渊脸色温和:“那好吧!裴公把粮草备足,及时运供,朕且无忧了!来,各位爱卿,请满饮此杯!为大郎早日安定河北山东全境,干杯!”
裴寂、任瑰、封德彝笑容满面,举杯。
安抚大军分几路同时进发。
李建成率主力唐军二万多人,一路策马扬鞭。由魏征精选出来的、熟悉当地州情况的一百多人的流民,组成了先锋营。先锋营的流民倒挂归顺大唐的黄色旗帜,在邓起凡的带领下,先行进发了。沿路各村、镇、县无人抵抗。有些夏军的散兵游勇脱下夏军的服装,扔在地上,回家种地去。有的夏军兵勇无家无口的,要求在大唐军队里当兵吃粮。邓起凡就收入先锋营。
黄昏时分,众将拥着李建成一行,出现在愧县城。邓起凡上前禀报:愧县原有夏军残部一千人在此。闻大唐安抚军到,望风而逃,成为一座空城。李建成从马背翻身下来,吩咐安抚参事高洪康留下,寻访各村、镇、县地方管理政务能人,委任其管理当地行政事务。并奏报朝庭备案。
高洪康参事请太子殿下一纸手令,方名正而言顺,取信于地方民众。李建成欣然挥笔,飞龙走蛇,手书一令:“大唐监国太子,安抚特使李,着高洪康、沈援考寻地方政务人员,委任管理地方政务。并奏报朝庭备案。此令。大唐武德年月。”
邓起凡看天色近晚,请太子入城安歇。李建成环顾四周,指点布营岗哨等事,然后步入愧县城府衙。
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河水哗啦啦折向东流。
先锋营邓起凡跃马前行。一些流民停正在河边洗脸,喝水。倒挂的旗帜放在一边。
忽然见一探马飞来报,“邓统领,由此向前三里,是聊城也。有三千多夏军残部,跑进了聊城,不肯归顺大唐。”
这时,有流民队长吴战说自己有旧友在聊城,给我100精兵,换上流民衣服,混入县城。我有办法叫那三千残兵归顺大唐。思功心切的邓起凡连忙同意吴战带人于天黑前混进城去。吴战扯过“归顺”旗帜,裹在身上。计划到了城里,再突然亮出旗帜。吴战熟悉城内地形,约定众人说:“城南有一大水塘,靠北有一片树林,我们分头入城,在那里集中。”
众人明白,随吴战一起前行。暮色之中,一群破衣烂衫的流民,拄着竹杆,哼着民歌,三二成群地接近聊城。
夜色越浓,吴战一行进聊城多时,仍无音信传来。先锋营的邓起凡焦急不安。过了一会,有几条黑影子奔来。几个满头大汗的先锋营兵士急报:不好了,与吴战一起进城的几个兄弟被夏军将领抓住了!……大家分散入城后,吴战不知去向。
邓起凡正在焦急时,流民小山子,狗旦子回来了。狗旦子叫邓起凡快点连夜进城。小山子擦着汗水,喘息道:“吴队长已讲好了,夏军好多人都很高兴归顺大唐。我们还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