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9/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民;战败的耻辱,教训了李世民;铁血与生命,警醒了李世民。他没有以前的鲁莽,却有着不同常人聪明的思维与狡诈。

    终于雪耻的机会到来了!——陇西皇帝薜举病死。李世民要乘机起兵。李渊慎重地征询了李建成、裴寂的意见,同意李世民率兵再战薜军。为了万无一失,李渊调李建成手下大将段志玄代掌兵权。李建成又把自己亲手训练的精兵强将,由殷开山、刘弘基、冯立、雷永吉等勇将率军助战。李建成紧握着二弟的手,殷切地希望二弟从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起来!——那才是我们李家的好儿郎!上次兵败被革职的刘文静一心想要去征战打个胜仗也好指望官复原职。李渊准奏刘文静戴罪立功,与李世民一同开拔前线。

    薜仁杲是薜举的儿子,力大无穷,武艺超群,百战之师,兵锋正盛!李世民采用了段志玄将军的意见,闭营不出,以待战机。薜仁杲派兵来诱战,故意在李世民的军营前耀武扬威,指名道姓地骂李世民。惹得唐军兵士愤愤不平,个个摩拳擦掌要想与薜仁杲决一死战。李世民本来年轻气旺,哪忍得了每天如此辱骂?李世民几次要愤然挥军出战!

    可是,李建成手下大将段志玄代掌兵权,他按剑稳坐营门,断然道:“我受皇上重托,奉太子殿下之命,代掌兵权!如果敢不听军令者,斩!——我们养精蓄锐,他们越激怒我军兵士,我军战斗力更强!等他们骄横自大,我们就可以奋勇克敌了!”

    见此情状,李世民和众将领再也不敢吵吵嚷嚷要与敌拼命了。

    两军相持,今日不战;明日不战,此月不战;下月还是不战。唐军以最大的耐心等了差不多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段志玄抓到一个敌军的空子,果断挥军进击。唐军久久憋在胸中的怒气、锐气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个个抖擞精神奋勇杀敌。如同决堤的洪水下山的猛虎。手持长矛的段志玄率领前部先锋从敌军后阵发起攻击冲入敌阵,后面随着健将李道宗、李道玄、张纶等数万人马呼啸杀来。李世民率大部队从正面出击,唐军前后夹攻敌军,喊杀声惊天动地,战场上飞沙走石,日月无光。薜仁杲的兵马先是骄傲后是疲乏,哪禁得住唐军蓄精养锐的生力军!薜军前后受敌抵挡不住,只得四散奔逃。李世民挥军追击,斩首数千级。大获全胜!

    “报!——南方大捷!南方大捷!”

    大殿上,突然传来捷报,唤回了李渊深寒的思绪。李渊从不愉快的往事记忆中拉回自己。眼前的喜讯兴奋得李渊情不自禁!他红润方阔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李渊的堂侄——人称当代英杰、极具军事天才的李孝恭,在南方战场捷报频传。李孝恭由金州(今陕西石泉东)出发,直抵巴蜀(今四川境内),降附者达三十余州。当时农民起义军朱粲部不愿归附,李孝恭率军将其击破并俘虏其众,一些将领说:“这些俘虏都是吃人的贼寇,理当全部坑杀之。”李孝恭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认为全部坑杀俘虏作法不妥当,说道:“不可!自此以东全部是敌寇之境,如听闻坑杀俘虏之事,岂会再有来降者?”随即将俘虏全部释放。由于李孝恭对降附之人怀之以礼,抚慰有加,往往书檄到处兵不血刃,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相继降附者不计其数。

    李孝恭在南方战场飞来的捷报,兴奋得李渊满面春风!可洛阳的战事,搅得李渊心烦意乱!李渊生怕李世民在洛阳兵败!不仅丢了自己的尊严和面子,而且毁了大唐几年来的心血!——五十万大军啊!那是纵横天下,驰骋四海的本钱啊!

    李渊一再诏令李世民班师回京。但是,李世民就是不听诏令。太极殿上,听到裴寂、封德彝、唐俭、刘政会等大臣们对李孝恭的江南大捷一片赞扬声,李渊心里很不是一个滋味!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唉!——秦王久困洛阳,至今无果。他这几年在外带兵久了,完全不象朕的以前那孩子。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