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英是个坚强的女革命家。她于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妇女部部长,1929年赴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后又转至国际无线电学校,1932年毕业后回国。1933年6月受组织派遣到了中央苏区瑞金。

    一到瑞金,刘英就和中央局秘书长邓颖超联系。她们早在1928年在上海时就认识。时隔五年,一见面,邓颖超就认出了她,亲切地叫道:“哟,小杰回来了。”刘英原名叫郑杰,“刘英”这个名字,是到中央苏区才起的。

    开始,博古要刘英到电台去工作。但刘英生性好动,而且能说会道,喜欢做群众工作,她就向组织局局长罗迈提出去干群众工作。于是,罗迈便派她到少共中央局担任巡视员。

    一次,刘英前往福建省委巡视工作,发现福建团省委的工作比较被动,便主动帮助团省委的负责人出主意想办法,很快把发展团员的工作开展起来,完成了任务。由于她的工作能力强,表现出色,少共中央局就任命她为福建省委常委、团省委书记。

    1934年1月,刘英回到瑞金,先列席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后又参加了“二苏”大会。会后,她被任命为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

    有一次,刘英去看望毛泽东,并向他请教开展宣传工作的方法。毛泽东对她说:“你嘴巴子很伶俐,能说会道,不过当了宣传部长,讲话的对象不同了,可要注意通俗化啊。你宣传的对象是农民,长篇大论不灵,学生腔也要不得。就是湖南人的口音也要变一变,要向江西老俵学说话呐!”

    少共中央局的主要工作是培训青年干部。为此,刘英办了一个红军青年宣传干事训练班,系统地进行团课教育,还主编了一本《青年读本》,并到马克思主义学校(党校)去讲授青年团的任务和团的建设等课程,充分显示了她较强的宣传能力和组织能力。

    1934年4月底,第五次反“围剿”在错误路线指导下,形势极为不利。

    为了支援前方,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发起了扩红运动,并派刘英到于都任扩红突击队队长。

    刘英受命后,立即带领十多个突击队员,赶到于都。她决定首先开展轰轰烈烈的政治动员,掀起一个欢送红军、优待红军家属的热潮。于是,在县里召开了突击队员和区委书记联席会议。刘英在会上作动员报告,讲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形势,中央的决心,扩红突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将突击队员发派到各区,层层动员,落实分工任务。在扩红中,特别强调党团员带头,起骨干模范作用。同时注意解决参军青年的切身问题,做好优待红军家属的工作。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扩红突击的热潮掀起来了。由于苏区群众觉悟高,刘英的扩红工作做得很好,原定三个月完成的任务,仅一个半月就超额150%完成了。

    6月21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并称赞刘英的工作实现了“于都县的破天荒”。刘英带着完成任务的喜悦,从于都回到瑞金。路上遇到邓小平,他伸着大拇指对刘英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并说这是项英在政治局的会议上说的。

    后来,在扩红运动总结时,中革军委武装动员部还奖给刘英扩红突击队一面光荣旗,上面写着“干都扩红超过二倍半”,每个突击队员还得到军帽、手中和书等奖品。

    1934年8月底,中央苏区形势更加严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受挫,敌军已逼近兴国、会昌等中心区域。

    为此,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再次研究决定,进行一次新的动员,在9月份再扩大红军六万人。9月2日,《红色中华》发出动员令,在9月27日以前动员三万新战士武装上前线!于是,中央局再次派刘英到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