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特立进入中央苏区时,已有50多岁。他中等偏矮的个子,头发斑白,有点秃顶,门牙脱落,戴一副老式眼镜,走起路来有些摇摇晃晃。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仔细地打量着自己年轻时的老师,用亲切的湖南口音爽朗地说:“徐老呀,我们又碰到一块来了!”徐特立风趣地说:“润芝,我虽然头发白了,但我还是一个参加革命不久的新战士,你可要让我多为革命做点工作哟。”

    当时,恰逢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取得胜利,红军俘虏了许多敌军官兵,毛泽东和朱德就请徐特立去担负教育俘虏的工作。

    这给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徐特立出了一个新课题。但他并没有畏难。为了摸清这些俘虏兵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地进行引导教育,徐特立来到俘虏兵中间,逐一调查询问。他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很快赢得俘虏们的信任,有什么话都愿跟他说。几天下来,徐特立发现,这些人大部出身贫苦,为国民党当兵打仗或出于谋生考虑,或出于强迫无奈,被俘后有的气恼,有的悲观,情绪相当低落。

    徐特立当即把负责看守这些俘虏的同志都找来,告诉他们说:“这些俘虏兵原来都是穷苦人,只不过被国民党欺骗愚弄了。对他们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要采取交朋友、谈心和民主讨论的方式,真诚坦率,平等相待,通过我们的热情诚意去开导、启发他们,使他们了解共产党,信任共产党。”

    徐特立的教育方法很快取得了成效。不少俘虏兵原来沉默寡言,士气消沉,经过一番和风细雨式的开导、启发后,他们纷纷主动找徐特立和看守的同志谈心,吐露自己的想法、认识,而徐特立总是笑咪咪地听着,从来不厌烦。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一点一点地加以启发、开导。

    后来,这批俘虏大都成了“解放战士”。离别之时,这些特殊的学员恋恋不舍,含泪和徐老告别。

    第三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进入巩固发展阶段。1931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毛泽东找到富有办学经验的徐特立,围绕着如何发展苏区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夜的深谈,并把发展苏区教育的重任交给自己尊敬的老师。徐特立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为了制定切合苏区实际及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教育措施,徐特立不辞辛劳,深入兴国和于都等地,详细调查,细心研究。很快地就掌握了苏区群众的文化状况:百分九十以上的农民不识字,劳动妇女几乎全是文盲。针对这种情况,徐特立认为发展苏区教育首先要开展扫盲运动。为此,他亲自起草扫盲运动方案,在兴国办了一个九十多人的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扫盲骨干。他还经常深入到各区乡,指导和组织成立扫盲协会、识字委员会和识字小组,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学文化,并规定每人识字三千就算脱盲。在徐特立的大力倡导下,苏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出现了“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马伕教马伕,伙伕教伙伕,识字的教不识字的”的扫盲局面,深得毛泽东的赞赏。

    1931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徐特立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主持中央政府教育部的工作。

    凭借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徐特立认为,在中央苏区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要普及人民教育,首先要培训出一批人民教师。于是他亲自抓了苏区师范学校的建设。1932年3月,徐特立在瑞金天后宫举办了师资培训班。

    这个师资训练班的全部教学工作由徐特立一人承担,一切教材由他一人动手编写,一切课程由他一人讲授,一切问题由他一人负责处理。他与学生同甘共苦,自己种菜、煮饭、摇铃、扫地,参加熬硝盐。

    不久,这个师资班发展为列宁师范学校,先后为苏区培养了六百多名教师,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