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一向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因此,对于《风俗志》的第二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定是一个让韩非子以降的所有法家人士或者军国主义人士深恶痛绝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令所有的伪道学先生、道德家们痛心疾首的时代。

    但是,无论喜欢与否,它都在那里,不容忽视。

    许多人都很喜欢说,宋朝是文人的时代。

    不!

    那绝对是一种误读。因为,那是一个属于市民的时代,准确的说,那是属于小市民的时代!

    所以,在开始这一篇《风俗志》之前,我必须要问每一个读到此文的读者——什么最能代表小市民的精神?最能代表小市民精神的是什么?

    没错,那就是八卦!

    小市民是什么?小市民就是有钱的时候虚浮,没钱的时候羡慕虚浮的那群人。无论是安乐富足,还是朝不保夕,对于小市民阶层来说,惟有八卦才是永恒的。

    想知道为什么那是一个小市民时代吗?且看八卦的范围有多少。

    想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小市民时代吗?且看八卦的内容是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来假想一期宋朝的《八卦周刊》,看看上面会有哪些经典内容。

    在宋代,体育版的头条新闻应当属于哪一类运动呢?阿越做过一个小小的测验,没看过拙作的读者,大部分会脱口而出——蹴鞠。但是,读过拙作的人,则会犹豫一下——也许,也许是……没错!在天水朝,体育版的头条,永远是属于相扑的。即便高太尉是以蹴鞠明星从政,而身为相扑明星的燕青却只能浪迹江湖,但是,实际上,在大宋,因为相扑而升官的人,可远远不是蹴鞠可以相提并论的。只不过,史书很少记下这些人的名字,他们也没有高太尉那么臭名昭著。请注意,阿越这么说,绝不是无凭无据的,如《宋朝事实类苑》之《祖宗圣训》中,就明确指出,禁军中相扑比赛的胜者得以“渐增俸禄,迁隶上军”。这一军队传统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据《云麓漫钞》记载,韩家军、岳家军就以相扑来选拔人才,优胜者甚至有升为副将的记录!而著名的“背嵬军”,更是全部是由相扑高手组成。

    另一项支持相扑才是宋朝第一体育运动的证据是,据《宋史·乐志》记载,在宋代所谓的“春秋圣节三大宴”中,只有蹴鞠与相扑两项体育运动登了这“大雅之堂”,但这两大体育项目,蹴鞠只是排在第十二项,而相扑则在第十九项,做为压轴大戏出场!而这并非孤证,在《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中,也分别记载了相扑做为皇家重要宴会时压台节目的地位。而这些能在皇家宴会上进行表演的相扑手,其身份也并非寻常之人,他们被称为“内等子”,都是从虎贲郎将中选拔出来,随时都有机会外放到地方担任“管营军头”。

    在《新宋·权柄》中,我们已经看到相扑在瓦市之风靡。想必大家还记得吕渊在瓦市看女子相扑的情节……阿越一直都认为,女子相扑的流行,是一件很能促使懂得思考的人们重新考虑自己对宋朝观感的案例。

    在《权柄》中,阿越也提到司马光对于这一运动的抨击与他所受的挫折。但是,我却没来得及告诉大家,司马光是为何会愤然上表抨击女子相扑运动的——那是因为,在公元1062年的正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女子相扑做为最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堂而皇之地在宣德门前,当着宋仁宗皇帝,以及后宫所有的嫔妃、公主,还有汴京所有达官显贵的母亲、太太们,亦即所谓的“内外命妇”们的面,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广受好评的表演!

    我们知道,女子相扑运动,相扑手穿的是短袖无领的服装,只要略略回想公元20世纪80年代,我们便应当能理解,为何这种装扮会被视为“袒胸露腹”,也应当能理解,为何司马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