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裁判员沈羽一声令下,两支离弦之箭飞奔而出。余立飒自我感觉发挥超常,连着上次的比武竞赛,与今天相比似乎还差那么一点儿。因此,当他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张嘴喊“好”时,耳畔竟然传来贺子胜的声音,几乎怀疑耳朵出了问题。

    他简直无法相信。

    然而,沈羽手中的秒表计时器证明,现场百余名围观战友证明,他确实输了,贺子胜赢得了比赛!

    这简直不可思议!

    陈辉上前来,拍拍他的肩,安慰道:“小伙子,表现得不错。”看看被众人簇拥的贺子胜,附耳对余立飒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全省挂钩梯的纪录是你们贺副支队长创下的。十几年来,还没有人能够打破。”他“呵呵”地边笑边走开了。

    余立飒还是想不通,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贺子胜面前,推开围在贺子胜身边的战友,劈头就问:“为什么?为什么你能赢!”

    现场霎时静下来,这也是全体观战人员共同的疑问:论年龄、体力,35岁的贺子胜怎能是21岁余立飒的对手?况且谁都知道,贺子胜已经干了多年防火工作,没有时间经常进行执勤岗位业务训练,他怎能赢余立飒!

    贺子胜面对余立飒,微笑着,抬手指指自己的脑袋,“为什么?因为我不仅会用体力,还会用脑。任何一项业务技能训练科目,都是体力、耐力与脑力的三重结合,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三项缺一不可。比如挂钩梯,两次转身、一个射窗,怎样才能更快、更准?不仅要靠体力,还得结合自身实际琢磨出好办法。如果仅凭体力优势蛮干,可以出好成绩,但绝对不能出顶尖的成绩。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的防火工作上,同样适用。”

    他拍拍余立飒的肩,“小伙子,再加把油,你一定可以超越我。”

    贺子胜其实赢得很不轻松。这两三天,他每晚都会来特勤大队“加餐”。比赛固然险胜,但想想过程,着实捏一把冷汗。他不能不承认,余立飒继承了余满江的天赋,确实是一棵干消防的好苗子,应当放在一个更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可是,一想到赵芳嫂子当年的嘱托,他不得不违心而为。

    怀着这样矛盾的心理,比赛结束后,他与孙明杰一起喝了点小酒,谈谈心事。

    孙明杰心情不好。这几年来,蒋一娜的性情没有多大改变。尤其是在他干后勤工作后,平常的应酬和接待任务相对较多,蒋一娜更生疑心,隔三岔五总会找点碴子跟他吵上一架。孙明杰不胜其烦,屡次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每每想到可爱的儿子,又无可奈何地放下这份心思。而蒋一娜那个曾任政法委副书记的父亲已经退休,蒋云又对孙明杰不徇私情,孙明杰在职务提拔上没有占到过什么便宜,就更加认为当初“借外力”的选择实在太过失策。

    贺子胜则向孙明杰倾诉与冯媛媛的婚姻问题,贺嘉儿对自己的疏离问题。

    两人讲来说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谈到方平,都是满心的羡慕加嫉妒。方平再次升职,担任汇华集团江临分公司总经理,妻子贤惠,儿子聪慧,一家子其乐融融。

    孙明杰喝得半醉地叹息道:“咱们两个痴子,十几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现在闹得家不成家,这叫怎么一回事!”

    夜半时分,贺子胜摇摇晃晃踱回家属小院。远远看见花坛旁伫立一道黑色人影。走近了,那人转过身,说道:“贺子,你总算回来了,我等你大半宿了。有件事,咱俩谈谈。”

    贺子胜连忙从衣兜儿里掏钥匙,“老队长,走,到我家坐。”退休以后,余满江坚持不准贺子胜称呼他的原职,贺子胜便亲热地改称他为“老队长”。在贺子胜心目中,余满江就是他的带队人。

    余满江瞄贺子胜,“算了吧,你的家?你家客厅结的蜘蛛网足够开纺纱厂了。就在这儿谈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