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人头攒动堵塞出口,杨勇和孙明杰带领的队伍仍然没有能够挤进中心火场。
卫安在制高点出水,两支水枪齐发,但火势蔓延范围大,距离远,水枪打击面有限。贺子胜提起对讲机,“现场总指挥!现场总指挥!”
余满江回应:“请讲。”
贺子胜简要说明中心火场形势,提出“两面夹击、中间突破”的作战思路。在增援力量到达前,由孙明杰和杨勇出2支水枪,防止火势向火场东西两面继续蔓延;卫安在制高点出2支水枪,控制向南面蔓延;他贺子胜在中心火场出1支水枪,与三个方面呼应。
蒋云和余满江同意贺子胜的前三项方案,却坚决命令贺子胜从极度危险的中心火场撤离。余满江说:“你马上给我撤回来,你当自己是谁?孤胆英雄?”
贺子胜采用新从书本上自学的黑格尔“三段式”断然拒绝:“必须有一个人把握最新的火势发展,确保咱们的队伍能突破火线取得完胜。这个人,只能是我。请领导放心,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其实,他是说大话。因为身穿的指挥服虽然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但不是金钟罩铁布衫;空气呼吸器只能坚持30分钟,如果30分钟内通道没有打通,无法与外界接上头,他只能撤退或者等着被烟气熏呛而死;还有,建筑物长时间燃烧超过耐火承受极限,会发生垮塌,他极有可能被埋葬在瓦砾下。
对于这三个可能性,贺子胜当然清楚。可他贺子胜偏生执拗,有着“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地主”意识,他本来就是敢于豁开臂膀拼命的人,作为新任大队主官的第一场大仗,更加要豁出去大干一场。要命可以,小命一条;丢脸,一万个不行。
十来分钟后,空气呼吸器“嘟嘟”报警时,抡着水枪累得东倒西歪的贺子胜在烟与火之间看到了孙明杰的身影。杨勇也带着战士从东面冲过来。
“陕甘宁大会师。”贺子胜兴奋地念叨。
余满江在对讲机里呼叫:“贺子胜,群众全部疏散,增援力量全部到达。”
“太好了!”贺子胜更加来了精神,嫌呼吸面罩麻烦,伸手一掀,说:“总指挥,发起总攻的时间到了!”
余满江说:“好,由你下达总攻命令!”
贺子胜费时3分钟传达总攻计划,他将参战力量划分成三个前方作战区域和一个后方供水组:东北侧战斗区,主要作战任务是阻止火势朝东北方向蔓延,由2个中队4台水罐车主战,出8支水枪;西南战斗区,主要作战任务是阻止火势朝西南方向蔓延,并快速开辟灭火隔离带,由2个中队和特勤中队主战,出2支水枪,并掩护政府调配来的推土机、挖掘机协同作战,强行破拆部分商铺,阻截火势;南侧战斗区,主要作战任务是占据制高点阻止火势蔓延,主要作战力量是首一中队,出4支水枪,并掩护推土机强行在126号商铺对面打开灭火通道,加快火灾扑救进程;后方供水组,主要任务是向各参战车辆保持不间断供水,由展路负责。
他将作战任务一一传达完毕,待听到展路回应“是”后,神经稍一放松,脑袋一歪,滚倒在地。
孙明杰挥挥手,几名战士冲上来,七手八脚将因缺氧瘫软的贺子胜抬出火场。
一见贺子胜是被抬出来的,郑少青、高歆几名年轻人吓得面色煞白,呼啦啦围上去。
郑少青拍贺子胜的脸,没见反应;高歆摇他的肩膀,不见动弹。何源摇头说:“小意思。抬他去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很快就能缓过来。”人们又七手八脚用担架将他抬到一块空地处,依然没有反应,高歆简直急得要哭了,掐贺子胜的人中。没想到一掐之下,竟然起了效应,贺子胜猛地从担架上坐起身,左右望,“我怎么在这里?”随后,爬起来,将指挥服一整,再次走向火场。松语文学Www.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