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了破坏我根据地,在其占领地区切实施行强化统治起见,把东北沿用之‘归大屯’的一套血腥办法又复施行于华北。由敌片山兵团长及盂县、平定、五台之伪县长下令实行‘并村政策’,划分各地为‘无人区’与‘治安区’两种,对‘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杀个鸡犬不留,对‘治安区’实行奴化统治。第一批盂、平两县已划定百余村为‘无人区’,勒令居民于9月15日一律搬往‘治安区’,否则即全村毁灭,我同胞莫不痛恨万状,誓死与敌周旋到底”。“敌在我二分区石砠、门限石、耿镇、高洪口、柏兰、上下社之线,建立据点后,划该线以西为‘治安区’,以东为‘无人区’,企图将该线以东村庄焚毁。迫使该区民众,离弃家乡,走向其‘治安区’,正如过去敌在东北之并村办法,目前该区部分群众,已被迫集于敌之据点附近。最近敌寇以二三百人为一路,强征民夫,在该区掠夺秋收,运往‘治安区’。敌寇这一阴谋,在彻底摧毁我之根据地后,并有可能在其他地区及其他各根据地来用同样办法”。

    1941年9月23日《晋察冀日报》刊载徐光同志《在“日军管区内”》一文说:

    9月7日,以片山兵团长、阳泉特务机关长、盂县知事、平定县知事名义发出这样一个布告:“日管区内的治安确保是永久保护良民安居乐业的,日军与中国官民协议,对于匪区地带设立无人住的地方,在划定无人住的地方内之良民,要移向治安确立的地方居住,这样‘无人区’地带的村庄,计有:平定17个、盂县140个,在布告一星期内,这些村庄均要实行烬灭,不搬的以通匪论罪,严重处罚”。

    1941年10月23日刊载吴群同志根据9月下旬的采访而写的《敌寇‘治安强化’下的五台三区》一文中说:

    “敌人到了三区,首先对村民下手的是‘并村政策’,老乡们逃到山里,被敌人搜出硬拉出来,用种种‘软硬兼施’的办法,使他们不敢再逃回去。这样,敌人把五台三区划分成三个区:北黑山坪至兰家庄,这一带的老乡被集中于沙崖、兰家庄山下;东峪里、里外河府一带的老乡,被集中于东峪口、陡寺以上;至南坡一带的老乡则被集中于王城”。

    “根据敌人所谓‘治安区’与‘无人区’的划分,于是柏兰镇以东明查湾、东峪里、里外河府这一带大大小小21个村子全被敌人放火烧光了。”

    “敌人的惨杀暴行,不但施于一般的老乡们,甚至陡寺大庙里的老和尚也因不及逃跑,在庙后高粱地里被敌刺死,外河府的天主教堂,敌人也下令烧掉或拆毁了”。

    1941年9月26日《晋察冀日报》报道:

    “敌人在平定加紧实行‘无人区’政策,这次出动敌兵200,民夫2000,组成拆屋队、挖窑队、放火队、破坏队、切穗队、镰刀队、抢粮队、搜索队等,30余村200余户,被抢劫一空,近万人流离失所”。

    1941年9月29日刊载特派记者戴烨《敌寇的“三光政策”与“井村政策”》一文,该文揭露:

    “为了实行‘三光政策’,在四分区,敌人在巩固地区(即抗日根据地)的周围划分了两条线,东面从平山之白塔坡经回舍、西大吾,沿滹沱河北岸之牛城、倾井再经灵寿之朱乐、北寨至行唐、曲阳城;西面从盂县华嘴经上社、下社、会里至五台之河口、耿镇、门限石、石嘴,在这两条线之间的地区,即称为‘匪区’或‘无人区’,就是准备一片‘光’的意思。在此两线之外直达敌人据点附近地方,刚称为‘治安区’。为了区分这两块命运不同的地方,敌人又在这条分界线上挖掘宽2丈,深1丈8尺的深沟一条,并在原有来往道路及敌寇认为危险地带的交界处,架上层层的铁丝网和修筑坚固的堡垒,以割绝两方联络。

    “这样四分区的大部分地区即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