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华源制药的成功,不仅使周玉成坚定向医药行业进军的信心,也使他决心要收购大型医药企业,毕竟自己快60岁了,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有退休年限的,周玉成希望自己能在谢幕的时候,给大家留下更为辉煌的一面。

    2001年3月,华源集团高层齐集上海的崇明岛,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大局。会议确立了以纺织作为基础产业,以制药为主的大生命作为核心产业的发展方向,集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制药。

    华源此前初入医药,除江山制药外,收购都是一些小而散的企业,在产业整合上花的时间和成本不仅很大,而且规模上不去。为了迅速做大医药产业,华源决定收购区域性大型国有医药集团。

    周玉成对华源的医药版图,做了如下布局:华东牢据上海医药,华北圈定北京医药,东北拿下东北制药或哈尔滨制药,西南纳入云南白药,这是医药航母最理想的蓝图。

    围绕航母战略,华源四处出击,大规模洽谈并购。

    2000年,哈药集团砸出了18亿元的广告,通过铺天盖地的品牌宣传,使哈药集团盖中盖等产品迅速走红,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66.5亿元,一举坐上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第一把交椅。

    哈药进入了周玉成的视野,为此周玉成远赴东北,分别拜见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省长,向对方阐述自己的医药理想,沟通合作的诚意。

    2001年6月,周玉成拜见了当时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两人有同样的医药航母梦想,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经过多轮洽谈,双方达成的重组意向是:

    华源对哈药集团增资扩股,哈药集团以存量的净资产为出资,估算为9.7亿元,华源以华源制药及其他6家医药公司股权折5亿元加上现金5亿元共计10亿元。股权比例:哈尔滨国资局占44%,华源占47%,哈药集团员工(包括经营层)持股9%。重组方案包括“三不变”:哈药品牌不变、注册地点不变、经营班子不变。

    2001年1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头条登载了一篇题为《卖掉哈药》的文章,立即引起哗然轩波。

    此时哈药集团如日中天,而2000年华源集团销售总收入才157亿元,其中医药资产规模很小。当时大家对收购的习惯思维是强吃弱,被收购的企业一般都是破产、快不行的企业,对这样的强强联合感觉不对劲,哈药集团中效益最好的六厂和三厂的职工也担心收购后收入下降,有抵触情绪,媒体趁机推波助澜。

    24日注,哈药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600664)和华源集团旗下的华源制药停牌一天。25日,哈药集团发布澄清公告:

    关于合作事宜有接触,目前尚处于协商和讨论阶段,还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哈药集团特别声明不存在“凸现哈药危机问题”。

    一时间:职工一片反对声,股民一片斥责声,哈尔滨市民瞪起了关注的眼睛,哈药集团2万多名职工要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哈药贱卖、资金黑洞”、“刘存周59岁现象”、“卖掉下金蛋的母鸡”、“近百亿资产竟被折价9.7亿”等等。

    哈药一些干部直言不讳:个别领导以重组的借口,为自己安排退路,以牺牲昂贵的企业利益为代价,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

    政府开始做工作,华源也出动媒体正面宣传:“哈药与华源谋珠联璧合”、“华源入主哈药内幕:欲把下金蛋的鸡变凤凰”等等。

    周玉成说:有人说哈药是一只“下金蛋的鸡”,而华源的目的,就是要把“下金蛋的鸡”变成“下金蛋的凤凰”。华源的股权比哈药集团高了3个百分点,是第一大股东,有人就说哈药被“卖掉”了,而实际情形是华源把自己的药业资产交给哈药,由哈药重新整合,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