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下愚不移。
(一四五)
一部周易,贵在择位。大易之道,唯在其当。孔子学易,期于择时而寡过。人事万变,包于六位,随时随事,必有合焉。观其辞而玩其占,言在时空间条件考虑事变也。因此任何时事,必追否泰之机,每历祸福之变,自然之机不可违也。圣人唯当跃则跃,当潜则潜。
(一四六)
孔子论诗,但云兴观群怨,又云温柔敦厚之定矣。孟子论诗,但云以意遂志,又云言近而指远,足矣。不料,今之诗流,有三病焉,其一,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其二全无蕴藉,矢口而道,自夸直率;其三,讲声调而圈平厌以为谱者,戒蜂腰鹤膝叠韵双声以为严者,校翻然独得之秘。。。。。。
无梦楼案:袁枚之"性灵"说,源出中郎。虽主自我,实含封建之放纵,其以王次回之《疑雨集》贬沈归愚之《清诗别裁》即一例。近人苦之为独刨性,个性化,多样化者,亦一偏也,沈偏于枯,衰偏放荡,二者皆封建性之美感世态。虽令精华,终汩糟粕。一不当心,则以格律为严肃,误性灵为自由矣,战斗美学必须辨之。
(一四七)
要以哲学家的语言来说话,不以镖客的语言来说话。应当是明彻的智慧,而不是热烈的激昂。壬寅年元旦诚笔书此于无梦楼。
(一四八)
苏威对隋文谓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此与赵普之半部论语同一夸诞。威当文帝创业之初,不与其谋是矣。及江都既败,僭窃并起,威以八十故老,奔走王窦之间,以延旦夕,其如何能实
践其言乎?是以出夸诞之言者,每多违己之行也。无梦楼案:夸诞之言欺人之谈,每出于阴谋家与捐客之口。赵普半部论语,阴谋家欺人之谈也,其谲诈心情洞然可见。宋史赵普传,普曰,臣以半部论语,助太祖得天下,半部助陛治天下。云云,然则"得"之半部"治"之半部,皆论语也,以装饰其言行不一致,翻覆无常之本意耳。言其或"得"或"治",均合圣人大道也。既自吹自擂,又自欺欺人。欺世盗名者,必善学之。
(一四九)
取古人精义之学,用今语翻译,则为应时;用我语翻译,则为创造;用外语翻译,则为结合等等,反之亦是。是谓成熟,是为贯通。
无梦楼案,学问贯通之道,唯在拿古今中外学说之概念加以比较异同耳。
(一五0)
无梦楼日,欲为学问,当有二途。
一日贯通,在于拿古今中外之概念加以比较异同,盖或同一概念在不同学说有不同之解释,或不同概念解释同一内容,或同语异义,或异语同义。取诸众说,加以比较,当见纷纭诸说,实出一途,门户之争,均为误会。
二日博学。学问者,事实资料与经验之积累也。因之广搜资料,比较异同,提要钩玄,罗列众相,众人所无,奥秘在焉;前人所缺,智人所遗,创造生焉;诸说所缺,新说成焉。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