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女体,她像孩子般的酣睡着,全然信赖地倚靠你。

    这份被倚靠的知觉,鼓舞了你心中始终蠢动的希望,并化为一股实现的力量。

    光绪二十四年,你召见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听他们侃侃而谈,阐析世界大势,认为朽败中国在列强环伺下,只有一线生机,便是变法图强。他们请求立即下旨变法。

    否则,一旦亡国,皇帝将"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你转头望向珍妃,清晰地说:

    眹,不甘作亡国之君。

    在这场维持了一百零三日的维新变法中,珍妃是你的同志,她遣太监为你与宫外传递讯息,回避慈禧的众多耳目。

    误信袁世凯,走错一步棋,他的阵前倒戈,使你的护法,成为谋逆与叛乱。

    事发前一夜,你与珍妃同衾,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听着雨滴敲打在鸳鸯瓦上的声音,一阵远,一阵近。

    听见了吗?你问。

    是的。她低声回答。

    你,怕不怕?

    不怕。

    瀛台

    失败得彻彻底底。

    谭嗣同等六人,被绑赴刑场,从容就义,绝命前仰天长吟: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你被单独囚禁在瀛台,珍妃被贬于建福宫,你们最亲近的太监宫女,全部惨遭处死或者杖毙。

    你一直寻找存活下去的理由,当日,养心殿上分别,珍妃凝睇着你,说:

    "与子偕老。"

    是一种约定,相约要活下去,只要活着,仍然可能有希望。

    但,去向慈禧请安时,你知道,这个朝廷,这个国家,已如大厦将颓了。

    听见奏请朝廷以义和团对付洋人时,你忍不住出声拦阻。

    不能。

    你知道,果然如此,则断无生路。而这个谏阻太微弱,八国联军,烧杀掳掠,朝向紫禁城来了。

    原以为要在瀛台幽居一生,却在破城前夕,接慈禧懿旨,一同避难出京。便是在存亡之际,她仍不能放你自由。

    看见珍妃小小的、苍白的容颜时,你几乎感激涕零,感谢上苍还能让你们相遇。她当时从景祺阁的北小屋圭来,孱弱憔悴,已不是往昔对镜簪花的丰美鲜妍;也不是湖畔以手绢逗引游鱼的浪漫俏皮,只是个沉静的妇人。

    但,你按捺不住强烈的情感,她是你今生唯一的知己与情人。

    珍妃清清亮亮的眼眸望向你,你的心中陡地一震。

    她的灵魂、她的意志,始终不曾改变。

    众嫔妃跪地感谢隆恩时,珍妃也跪下,她不愿离京,并且进言,说皇上应该留在京中理事。

    慈禧不作声,极缓慢地转过头,望向珍妃。一种前所未有,令人战栗的恐惧感,猛地攫住你。你几乎是扑滚到慈禧脚前,肝胆俱摧地喊:

    皇阿玛--

    从没有像此刻的恳切、真诚而哀戚,并且凄厉。

    来不及了,一切。

    "很好。"慈禧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你若不走,就殉节吧!"

    不!不要--

    你嘶声地哀号,感觉自己被撕成几片,疯狂地以首撞地,不论这个坐在面前的老妇是神、是魔、是仙、是鬼,她已经毁掉你的一生;现在还来毁灭你的灵魂。而你必须祈求她。

    祈求她--

    祈求她--

    祈、求、她--

    太监入内覆旨,已将珍妃投入井中赐死。

    "没事了。"慈禧扶住你,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