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点。
任教于警察大学犯罪心理课,同时也是谈论性节目的名嘴叶教授,精神奕奕地坐在家里餐桌上看著报纸,妻子刚刚开车送儿子去上学,留下丰盛的早餐。
即使还在家里,叶教授依旧习惯身著烫得发亮的黑色西装,最能凸显出他的专业素养,脚上穿著反覆擦拭的皮鞋在镜子前走来走去,踩在大理石地板上发出的踢踏声响,有种高级品味的悦耳。
叶教授喜欢这一切。
他笃信一个人身上衣装的标价,就等同于一个人份量。
楼下的门铃响了。
“谁?”叶教授起身,走到对讲机前。
“你好,我是苹果日报的记者,我们想针对猫胎人的案件向您做个访问。”
“是这样吗……一大早的,我才刚起床呢。进来吧。”
“实在是太感谢了。”对方似乎正松了口气。
一大早就有采访找上门,叶教授其实没有丝毫不悦,但在语言上摆个架子有助于抬高他的地位,何乐而不为?事实上,叶教授的心里正为了自己受到媒体的重视沾沾自喜著。
听著楼梯间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叶教授打开门,对方一见到他便鞠躬问好。
“叶教授,实在是打搅了。”记者诚惶诚恐。
“贵报也真够烦人的,幸好我还没出门呢。”叶教授话虽如此,却伸了手拍拍记者的肩膀,说道:“你们这些跑第一线采访的也实在辛苦,吃过早餐没有?”
“这……还没呢。”
“别客气,我们边吃边聊吧。”
笼络媒体是叶教授一贯的做法。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功成名就,就得跟媒体打好关系,这也是叶教授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同行的嗅觉,他可不想一辈子窝在警察大学里教书、或是去上节目通告赚钟点费。
总有一天,叶教授也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谈话性节目。
记者还没坐下,便拿出相机说道:“我们会放在显眼的版面。”于是叶教授对著镜头摆出非常严肃的表情,微微皱起的眉头散发出成功人士的神采。
让人陶醉的镁光灯过后,记者拘谨地坐下,将录音笔放在叶教授面前。
“是这样的,由于猫胎人连续两天的犯罪手法在社会上掀起很大的恐惧与讨论,许多人指出,猫胎人的犯罪很可能是台湾第一宗仪式性的连续杀人,请问叶教授你的看法?”
叶教授先喝了杯水,不疾不徐地轻了轻喉咙,表示慎重。
“我认为,猫胎人的仪式性犯罪意味著这个社会,受到好莱坞电影太多的负面影响,虽然目前为止警方收集到的证据还不足以明白猫胎人的犯案动机,但我可以大胆地预测,猫胎人一定还会继续犯案,直到警方跟上他的脚步为止。”
“虽然现阶段资讯不足,是否可以请叶教授分析一下猫胎人的犯罪动机呢?”
“动机,八九不离十,是为了哗众取宠。”
记者嘴巴,被这样的答案给翘开。
“哗众取宠?连续杀了两个人,就为了……”
“没错,就是为了曝光。为了曝光,猫胎人急切希望警方注意他与众不同的犯罪手法,所以才会冒险在短时间内连续犯案,这点暴露出猫胎人犯罪心理的不成熟,其实,猫胎人还在属于自己的犯罪逻辑。”
“难道猫胎人毁掉孕妇的子宫,把猫缝进去,不是一种犯罪逻辑吗?”
“不过是一种烂手术。”
“不过是一种……烂手术?”记者手中的笔歪了一下。
“对子宫的破坏,当然是一种犯罪心理上的选择,我们可以牵强附会猜测凶手有扭曲的恋母情节。”叶教授想起昨天深夜,他跟几名专办此案的警察解说了同样的内容,说道:“但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