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组织结构。该公司在组织改革上一向位居领先地位。在1932年与1936年之间,正当杜邦(PiereDuPont)在美国大力推展分层负责组织的同时,松下幸之助和他的管理员高桥荒太郎也在日本发展一种类似的观念。松下(当时只有1600名员工)认为,分层负责的组织可以使事情简化及企业化。在这段期间内,松下正在生产收音机及其他小型家用电器。分层负责组织深深吸引松下的,不仅是这种制度可以增加组织的清晰度及控制力(这也是吸引杜邦以及后来的史龙(AlfredSloan)的两个优点),同时,这种安排尤其具有“行动上”的优点。每一个部门都可以独立作业,发挥其自身最大的功能。每一个部门的部长因此都不停地严密注视着市场上的发展,就如同船长必须密切地注视天气变化。
根据松下的看法,促成他在1930年进行组织改革的,主要基于下列4个因素:第一,他希望建立独立的部门与明确的产品类别,以便能清楚地判断出它们的表现是好是坏;第二,由于有了这种自动自发的效果,部长将被迫建立起强烈的重视消费者意愿的心态(松下认为这个因素正是成功的关键);第三,他希望经由这种安排而获得小型公司的优点——尤其是在弹性方面;第四,松下深信,这些部门将会各自发展出特殊的专业经验,而他们的部长将更为迅速地变得经验老到。如此一来,这种分层负责的制度将可训练出一批社长人才——当公司成长之后,将会迫切需要这批人才。
松下也深知,这种制度也有其相伴而来的缺点。当各部门具有独立性时,他们很容易就会摆脱中央单位的控制,要想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又很困难。而且,高度专业化的部门,可能无法了解对整个生产团体的重大威胁的程度与范围。松下因此对这种权力分散的缺点提出它的强力改革——把四种重要功能集中管理,这套办法一直维持到今天。第一,创立各部管理员,由他们直接向总部报告,并建立一套相当集中的管理会计制度;第二,成立一家公司“银行”,各部门要把利润存入这家银行,并从里面提款充作资金及改进之用;第三,把人事权集中管理,松下把“人”看做是该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一直到今天,任何一位高中以上学历的松下员工,一定要经过公司中央人事部门的审查之后,才能聘任。所有经理人员升迁也由公司部门谨慎加以审查);第四,松下把训练事宜集中管理,我们在后面也将讨论到所有的松下员工都要接受一套基本训练,此训练制度尤其强调松下的价值观。松下在其组织结构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或减少全公司性的功能,譬如研究与发展中心,并且把生产工程集中管理。在1953年,松下把各个部门组成生产团体,由各部门的部长直接报告给社长,同时又横向地向那一生产团体的副社长报告,这些社长、副社长都是专家,对全部的产品有很精深的认识。这种拥有两个老板的制度,在当时受到部长们的痛恨与咒骂。但是,松下却认为,我们都是在两个老板——一个母亲和一个父亲——的督导下长大成人的,人们必须去应付这种安排所引起的复杂情况,这也是人之本性。这就是“矩阵式”组织的原始形态,一直到10年以后,这种组织才在美国出现,并大为流行。
在这时候,我们应该指出,西方人常常自己引以为荣,认为在管理大公司上经常率先获得重大突破。这种自傲,大部分是受之无愧的。我们也应该承认,这些创新的管理观念可能同时在很多地方被发明出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东西方的对立性,并应注意到,世界各地的杰出商业组织,如何在成功与失败中应付难题,而获得成功。从这方面来看,松下应该被视为是世界上许多重大管理观念的发明人之一。
松下首先注意到,集中管理和分层负责两种制度的对立,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因此,大公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