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处。
听了蒋介石的表态,司徒雷登非常高兴。蒋仅对他的第二项建议有所保留,其余基本采纳。其实,将中共出版物排除在外,第二项建议等于没有采纳,第三项建议,明明蒋在采取拖延战术,等到国民党军事上的进展造成有利于国民党的既成事实后再开会,那时会对国民党有益得多。司徒雷登也知道中共的宣传在广大人民那里效果是很大的,蒋介石是绝不会轻易答应取消新闻管制的。对共产党出版物实行高压虽然是非法的,但从“扶蒋”这一根本点出发,他只能表示赞同。
由于这是司徒雷登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在司徒雷登看来不便谈得太多,就告辞下山了。
守候在山上和南京的中外记者,渴望能得到一点有关和谈的消息或暗示。见到马歇尔离开蒋介石庐山官邸,纷纷前来打探消息。
然而,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却守口如瓶。其实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因为谈判没有进展。
马歇尔、司徒雷登回到南京后,内战仍在不断地发展,周恩来又先后多次去马歇尔公馆或美国驻华大使馆找他们商谈,表明中共对时局的立场。然而,他们对蒋介石的态度已心中有数,只得敷衍说尽快向国民党方面转达。
由于迟迟得不到蒋介石的回音,周恩来对来访的记者说:“形势严重,终将形成全国内战。”
这期间,马歇尔与俞大维也会谈多次,俞大维丝毫不肯在原有立场上后退,马歇尔和司徒雷登不得不再顶着炎热的酷暑第二次上庐山。
登山时,司徒雷登受了凉,肠胃功能发生紊乱。
马歇尔把司徒雷登安置在床上以后,蒋介石就派他的私人医生来探病,并送了许多精美的食品。
病情趋缓后,司徒雷登与马歇尔一起来到牯岭,第二次拜见蒋介石。
寒喧后,马歇尔向蒋介石表示了对局势发展的严重不安,征求蒋的意见。
蒋介石正为各地的战报而欢欣鼓舞,他反问马歇尔:“周恩来有何意见?”
“周恩来建议,立即停战和召开政协综合小组会。”司徒雷登大使说。
“余两番下达停战命令,至今亦无开战之令。冲突,是中共不遵守停战令造成的,”针对司徒雷登的建议,蒋介石又说:“政协小组会是要开的。”
司徒雷登看出蒋介石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已定,根本不愿再提停战之事,遂即提出成立一个非正式的五人委员会(又称“非正式五人小组”)的建议,以解决改组政府这个国共双方矛盾的焦点问题。五人委员会包括政府和中共代表各2人,由司徒雷登任主席,着重讨论改组政府事宜。
当时,正是国民党军队内战挑衅进入高潮的时期。蒋介石以其全部正规军248个整编旅(师)200万兵力的80%投入战争,约为193个整编旅(师)160万兵力。蒋介石雄心勃勃,妄图把中共武装压缩到西北一带,然后聚而歼之。同时,他也不愿放弃通过谈判达到目的的机会。
对司徒雷登召开非正式五人小组会议的建议,蒋介石犹豫一会,表示了同意。蒋介石说:“共产党如有诚意,就必须从政府应当接受的地区撤出,否则,停战、改组政府都无从谈起。”他一口气提出了中共必须退出的5个地区,作为召开非正式五人会议的先决条件,即一、完全让出苏皖边区;二、让出胶济线;三、让出承德以南地区;四、10月15日前,东北的中共军队退至黑龙江、兴安省和嫩江、延吉;五、在山东、山西退出6月7日后占领的地区。
马歇尔、司徒雷登明明知道这是令人汗颜的条件,中共难以接受,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准备离开庐山,飞返南京。
全面内战打的难解难分,休战谈判遥遥无期,国民党最高国防委员会宣布11月12日如期召开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