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赴京请愿代表团部份成员合影。
约9时许,欢送大会在车站广场隆重举行。
王绍鳌、蒉延芳、雷洁琼、吴晗、陶行知、林汉达和学生代表陈震中、陈立复相继讲了话。从不同角度共同提出了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主张,代表了上海和全国人民的心意。
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人刘晓、刘长胜、张执一、张承宗等都亲临现场,张执一、张承宗担任欢送和平请愿团和游行示威的秘密总指挥。代表们上车以后,张执一、冯文彬还到车厢里去看了一下,与代表们握手道别。
送走了代表以后,各界群众队伍以学生界带头,圣约翰大学学生队伍为前导进入市中心,又举行了游行示威,沿途高呼口号,写标语、散发《上海市欢送为呼吁和平入京代表宣言》、《上海市学生团体联合会为拯救国家危机呼吁和平宣言》等,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响应,无数群众纷纷自动参加游行,形成了反内战,要和平的洪流。
6月的南京,气温一天比一天高。
政治气候也像天气一样逐步升温,大街小巷整天军车急驰,警笛长鸣。
傍晚,周恩来匆匆赶回了他的办公室。
就在蒋介石宣布的东北休战即将到期之日,周恩来等中共代表7人联合署名致函蒋介石:“内战大火有一发难收之势”,再次建议“三人会议立即宣布东北长期停战,协商恢复交通的具体、商定整军复员及东北整军的具体补充办法”。迫于各方面的责难以及东北国民党军的调整正在进行,蒋介石被迫同意东北休战期延长8天,至6月30日止。在延长的休战期内,蒋介石要求中共军队必须于8月1日前撤出胶济铁路30公里以外的地区,并再次提出赋予美方代表在三人会议的“表决权”等附加条件。周恩来在出席三人会议时,围绕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进行了又一轮商谈,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会后,他立即致电中共中央并东北局、叶剑英等:“国、美的方案不仅在东北,即在关内也想侵入我区。国方一切为了打,8天后整军方案也难得协议。故应在8天内积极备战。”
周恩来在室内轻轻踱步,不时停在窗前焦急等待着,心里说,应该到了,应该到了。
他等待的是关于上海市请愿代表团的消息。关于上海和平请愿团代表的基本情况他已知道,并报告了中共中央,但为何他们还没有到呢?
暮色降临,归鸟萦绕,周恩来的思绪,也像那些绕林的鸟儿,总是离不开上海请愿代表团。这时,有人送来港粤各界人士联名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的电报,周恩来接过来,其中一段话非常动情:“时局险恶,祸起萧墙,国脉奄奄,民不堪命。今时局中心系于南京谈判,现谈判已逾两周,尚未获具体协议,休战展延八日,转瞬期满,虽和平希望未绝,但人心咸感焦灼……”
工作人员送来了一碗面条,请他先吃点饭。周恩来问:“有上海请愿团的消息吗?”
“还没有。”
“赶快去打听……”
原来,上海请愿代表团乘坐的火车一开出上海北站,就受到携带武器的特务和“路警”的监视。车到镇江时,一批伪装成“苏北难民代表”的特务上了车,对代表们无理纠缠,要求代表下车与“难民”见面,后又指名要马叙伦下车对话。代表们严词拒绝后,他们仍赖着不走,使火车耽搁了约2个多小时,引起火车上旅客的公愤,特务们才下车。
晚上7点多火车抵达下关火车站后,请愿代表团在人们的簇拥下正要向火车站外面走,记者们跑前跑后地抓紧采访。可是,一群装扮成“难民”模样的国民党特务突然挤了过来,大喊“不许他们出站!”“共产党的走狗!”……随后,马叙伦、雷洁琼、陈震中、陈立复被推进了候车室,其他人被推进餐室。
阎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