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式,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尽管这样,马歇尔还是异常高兴。来到中国才二个多月,搞成了停战令,接着又搞出一个整军方案,这简直就是奇迹!中共为什么同意了后来的方案呢?周恩来在这年年底的延安干部会上是这样说的:“整军方案是使中国人民的武装受束缚的,但也受保障的,这有它的两面性。在数目上,50比10,对我们是一个束缚,但也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规定要经过美国装备,我们的10个师也包括在内……整军方案还有它好的一面,这就是地方自治。人民的武装是地方自治的东西,60个师只是用在国防上的。地方自治要依靠人民的武装的自卫,我们这里已经自治了,不再需要国家的军队来防匪了,这样就保障了我们解放区人民自己的武装不受国家军队的干涉。”

    签署协定后,张治中高兴地对周恩来说:“本人代表政府签此方案,并百分之百保证其执行,使达成军队国家化之目的。”

    周恩来也面对出席仪式的记者们说:“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向诸位,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友邦保证:凡我们签订的文件,特别要包含这次签订的整军基本方案,我们都要使它百分之百的实现。”

    马歇尔用诗一样的语言说:“此协议为中国之希望。吾相信其将不为少数顽固分子所污损,盖此少数顽固分子,自私自利,即摧毁中国大多数人民所渴望之和平及繁荣生存权利而不顾也。”

    按照协议,北平军调部又多了一项职能,除监督停战外,又成为整军方案的执行机构,担负起监督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的复员、配置和整编任务。

    当所有这些文件送到北平军调部,送到郑介民、叶剑英和饶伯森面前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几乎同时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能够实现吗?

    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这前后,派往全国各地的30多个执行小组调查的情况纷纷报来:军事冲突没有停止,铁路交通没有恢复,各地军队频频调动。这哪里是整军,分明是在调兵遣将!

    为了掌握各地对停战协议的执行情况和解决整编工作中的问题,马歇尔、张治中和周恩来一起,于2月28日从重庆起飞,前往各地视察。

    从第二天开始,三位和平使者即在空中飞来飞去,先后到张家口、集宁、济南、徐州、新乡、太原、归绥、延安、汉口等地视察。所到之处,受到国共双方的热烈欢迎。

    3月1日至17日,国民党召开了六届二中全会。

    这是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十分引人注目。

    反复无常的蒋介石在国民党右派和好战分子何应钦、白崇禧、陈诚、陈立夫、顾祝同等人的鼓动支持下,在会前就为这次会议定了基调,称这次会议“不仅关系到本党成败,而且关系到国家存亡”,要抛开国家的民主化来讨论“军令与政令的统一”,对政协会议通过的宪草修改原则“就其荦荦大端,妥筹补救”。

    会议根据这个调子,通过了一系列推翻政协决议案的决议。

    国民党以中央全会的方式公然否定政协决议,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发生的一系列反共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国民党最高当局决策的先行步骤。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国民党二中全会》,指出:国民党二中全会的决议,推翻了政协所决定的为全国人民所一致拥护的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制的民主原则,而继续坚持独裁原则。

    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也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谴责蒋介石出尔反尔的行径。他说:两个会议的决议既如此相反,却都是在蒋主席的主持和领导之下通过的……国民党总裁蒋先生既未曾制止反动派于阴谋破坏活动初起之时,又未曾坚持政协决议于全会会堂之上,反而亲临主持反对政协要案之通过,以致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