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对于他的傲气,领导当面批评过,私下里敲打过,然而成效不大。久而久之,上下各级也就承认了他的作风

    在第2野战军的将领中,有这样一位,他从士兵到军长,所担任的职务没有带“副”字的(只任过一次分区副司令员,但司令员未配,他行施的是正职权力)。此人不当副职,除了其能力超人外,还与其孤傲的性格有关,凡在他的权力范围内的大事,他要做主决断,他要说话算数。

    对于他的傲气,领导上当面批评过,私下里敲打过,然而成效不大。有道是江山好改、性格难移,久而久之,上下各级也就承认了他的作风。

    因为傲和犟,他也常引出一些麻烦,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他19岁那年,担任红4方面军总部参谋。一天宿营,为了工作方便,他把一处土豪的大庄园安排给党中央的代表张国焘住,生性多疑的张国焘看那房子周围无其他建筑,觉得目标太大,容易受到飞机的袭击,便认定他是在有意陷害。训斥了他一顿,他火了,怒目圆睁据理力争,死活不认错。张国焘竟当即下令砍他的头。

    就在押赴刑场时,红4方面军军事总指挥徐向前恰巧路过,出面解救了他。

    松绑时,他的脖子还是梗着的,嘴里仍愤怒地嘟囔着。

    他20岁那年,担任了红9军的作战科长。一次作战,旧军阀出身的红9军军长何畏,非要把自己的指挥失误推给这个年轻的作战科长。他的犟劲上来了,非要与军长论个是非。何畏恼羞成怒,竟然气急败坏地抽出手枪,对准他连开数枪。

    不知是何畏的枪法不准,还是他的命大,何畏连发数枪居然一枪也没打中他。

    枪声落了,他仍然梗着脖子在陈述自己的道理。倒是身为军长的何畏冒出一脑门子虚汗,瘫在椅子上再也骂不出声来。

    他犟,他傲,他却常打胜仗,于是又有了“常胜将军”之誉。

    此人名叫周希汉。

    1946年9月,晋冀鲁豫解放军连续取得了闻夏、同蒲战役的胜利,狠狠地教训了向解放区进犯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不甘心失败,又拼凑了11个旅,再度向晋南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悄悄地隐蔽在洪洞东南,在浮山一带设下了口袋,就等着国民党军朝里钻。

    9月22日,国民党军第27旅和167旅钻进了这个“口袋”。

    胡宗南一见浮山告急,便令他的第1军第1旅前去救援,这又恰恰中了我军“围点打援”之计。

    担任打援主要任务的就是周希汉的第10旅。

    胡宗南的第1军第1旅,自封为“天下第一旅”,它是由原第1师改编而成的。该部首任司令长官即是胡宗南。它是胡宗南起家的本钱,所以倍受宠爱。无论多么昂贵的外国武器装备,只要蒋介石能弄进国内的,总要先尽着这个旅挑。旅长黄正诚不仅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而且留学德国,上过希特勒的军事学校。他与蒋、胡的关系非同一般,一个旅长竟授了中将军衔,两个副旅长,甚至团长也都是少将。这在国民党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个旅老兵特别多,训练有素,战斗力在国民党军队中也的确是佼佼者。

    黄正诚的前卫2团刚到官雀村,即被陈广兵团的第11旅包围起来。黄正诚恼了,带着他的第1团杀奔上来。

    到底是“天下第一旅”,机械化程度高,天刚过午,黄正诚便带第第1团冲过了陈堰。过了陈堰,公路拐了一个小弯,然后一路上坡,视野宽阔了,远远地可以看见公路前方左右各有一座小土坎,宛如一个天然的隘口。过了这个隘口,便可以看到官雀村了。

    眼看尖兵就要通过坡顶的隘口。望着坡顶,黄正诚心里想,你陈赓也不过如此!若是我黄某,才不去官雀那鬼地方呢,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