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首先向坦克扑去。

    警卫员、通信员、电话员都跟随着冲了上去,在他们的英勇反击下,敌坦克见孤立挨打,只得逃了回去。

    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刻,团部与旅部的电话线被打断了。

    旅指挥所里,所有人的心头都压上了一块重石,和54团联系不上,就难以掌握那里的情况,万一54团顶不住,敌人就会从那个缺口逃跑,全歼整3师的任务就完不成。

    此刻,54团已经力不能支了,与旅部联系不上,无法报告情况,团长卢彦山和政委李少清互相看了一眼,彼此明白最后时刻就要来到了。联络中断,他们已经无法向旅长告别了。

    也就在这时,报务员忽然叫喊起来:“团长,电话通了!电话通了!”

    原来,54团和49团之间的电话线经过抢修,终于接通了。

    卢团长接过了话筒,声音显得悲壮:“我是54团团长,请转告旅长、政委,我们正在做最后的战斗,请旅长给我们准备500副担架!”

    当肖永银在旅指挥所听到49团团长的转述时,紧握电话筒的手沁出了冷汗。

    一个团长的最后要求竟是500副担架!54团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不赶紧增援,54团就全打光了,大杨湖之战也就输了。大杨湖的背后,是整个纵队、整个刘邓大军!决不能让54团退出来!可是,能机动的兵在哪里?

    肖永银的目光紧盯着地图。突然,他一拳砸在了地图上的小杨湖黑点上。

    那里还有53团的两个营,他们的任务是警戒小杨湖之敌,这两个营是轻易不敢动的,万一抽了出来,而小杨湖的敌人跑出来,全旅将陷人腹背受敌的困境。

    此刻,肖永银只有走这步险棋了,战场上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部署,化险为夷而铤而走险,转败为胜与全军覆灭,险值几乎相等。

    肖永银果断地抓起了话筒,命令53团团长:

    “你赶快把屁股掉过来,从54团右翼投入战斗。快!限你十分钟打响!”

    然后,他向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报告:“司令员,54团情况危急,我把53团那两个营拉上去了!”

    王近山一听,不由一惊,叫道:“哎呀!小杨湖的敌人要是出来了怎么办?”

    肖永银急得只有朝上级吼开了:“我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谁都知道王近山的脾气火爆,若要是下级顶撞他,肯定会招致一场雷霆之怒。然而这时,王近山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王近山说道:

    “好吧,50团还有几百人,我也全部调给你。你转给卢彦山,要他一定坚持住,我代表纵队党委感谢全体同志!”

    6纵已有5个团打进了大杨湖!村里的敌人被压缩在东南角上,仍在进行垂死挣扎,拼命向外反击,企图逃命。

    敌我逐屋逐墙争夺,战斗空前激烈。我军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敌机也开始出现在阵地上,要是等天色大明,敌人援兵赶来,加上飞机、坦克配合进攻,那这场战斗的最后结局就很难说了。

    在战斗的最紧张时刻,王近山下到离前沿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指挥,子弹就在身边、头上乱飞,他全然不顾。

    这时,17旅侦察科长李爱峰叫译电员打开电台,收听敌人动向。因为赵锡田十分骄横,作战竟不用暗语,就在电台上直接讲话,向下面发号施令。电台打开后,听到了敌人59团团长吴耀东,向赵锡田连续发出“SOS”的国际通用的救命信号,接着用明语请求紧急支援:“我们已经顶不住了!最多还能坚持15分钟!再不来援兵,我就自杀了!”

    王近山接到报告后,知道敌人已经失去坚持战斗的决心,敌人崩溃的时刻到了。他毫不犹豫,立即将纵队的唯一的预备队投入战斗。这时天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