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还有一种方法是先隐后现,即先引其亮出观点,而后提出事实,证明其观点错误,使其自我否定,达到教育目的。
当你不愿、不必或不需对一些错误言行进行直言批评时,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委婉、间接的批评,既可以给被批评者留面子,又能一语点透。永远要记住如果你不采用含蓄的语言进行委婉,间接的批评,而是严辞厉句地批评别人,也许你早就忘记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
中国人很看重“面子”问题,在同事、朋友间相互批评时也要注意这一点。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是这样,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却又自以为是。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对那些性格内向、爱面子或工作中偶有疏忽和性格敏感多疑的人,只需含蓄地表示一下这种批评意思,就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查尔斯.史考勃有一次经过他的钢铁厂,当时正是午休时间,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头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严禁吸烟。”史考勃没有指着“严禁吸烟”的牌子大声呵斥,而是朝那些人走过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雪茄,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去吸掉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了。”大家一听,想到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于是个个将烟头熄灭了。史考勃的批评是含蓄地表露出来的,而且充满了人情味,因此,这样的批评谁都愿意接受。
当你不能肯定自己的某些要求愿望是否合理,别人是否支持,或为顾及风度不便直言提出时,借助含蓄语言可以帮助你维护自尊,避免尴尬,取得成功。
《谈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宋太祖曾当面答应授予张融司徒长史官职,可很长时间没有下令。于是张融上朝时,故意骑着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病马。太祖见了,问:“爱卿的马太瘦了,每天给它吃多少粮食?”张融说:“每天喂一石。”太祖说:“吃一石怎么这样瘦呢?”张融说:“嘴里答应实际上不给。”太祖明白了张融的话,不久就授以司徒长史官职。
但含蓄不是似是而非,故作高深,含蓄的目的,是让对方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达到讲话目的。如果将含蓄理解为闪烁其词、躲躲闪闪,与含蓄的宗旨就背道而驰了。在鼓舞斗志、交流思想的当众讲话中,言辞还是坦白直接点好,讲话太含蓄会让人觉得你太虚伪、做作,反而听不懂你讲话的目的何在。而对于新闻发布、辩论等类型的当众讲话不妨含蓄一点,多用“弦外之音”。
在动态语境中,因受外界信息的激励,人们的思维活动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思维状态亦呈现出跳跃性、灵活性和机变性的特点,往往思路更新颖、更出奇,更具创造性,甚至人们会突发奇想,闪现出许多在静思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思想火花和语言风采。因此,在动态思维支配下的语言表达会更精彩、生动,富有感染力。
1.通过交谈练思维、练口才
交谈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动态思维通常存在于交际过程中,在与交际对象进行语言交流或交锋时显得最为活跃。其中,以信息交流为宗旨的交谈是一种简便有效且随时可用的练思维、练口才的方法,值得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机器处于全面运作状态,在思维引导、支配下,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在富有成果的交谈中,人们必然精神振奋,心理活动频繁,联想、想像丰富,思维的各种功能都将得到更出色地发挥,甚至在对方提供的新信息刺激下,沉睡在自己记忆角落中的材料也被激活,被唤醒,被调动起来,从而使思路拓展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所以,动态的口语承接、应对过程中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磨砺,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