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申请者完成了他们申请表的填写,筛选工作就可以开始了。许多时候,在对申请表进行了筛选后,对应聘者的筛选也就能够作出相应决定。当然,申请表只是最初级的筛选,而且这种决策常常是主观的。招聘者应设计那些能反映客观情况的申请表,如传记式申请表。
当应聘者填好一份申请书时,筛选过程便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工作申请书要求申请人列出准确的工作经历、职务、职责、工资、离职原因和其他主要信息。在完整的工作申请书放在你面前之后,你就要开始对它们进行分类,以确定该面试哪些应聘者。
经历了种种筛选的人才就是最合格最优秀的人才吗?很多企业的领导阶层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答案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对于初步选定的人才还要进一步观察才能确定,那么就按照下面几个步骤进行吧。
1.作出正确的录用决定的语言技巧
在录用的过程中,招聘方要讲究一定的言语策略,而在应用一定言语技巧之前要先了解一些基本原则。招聘方应注意在合格人选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录取那些工作经验丰富而工作绩效较好的人选。招聘录用人才应遵循重视工作能力的原则,如果合适人选的工作能力相同,则要优先录取那些工作动机较强的候选人。
作出录用决定时要集中精力,全力解决你所了解的事情,忽略那些你所不了解的事情。
在作最后的聘用决定时要记住四点:
(1)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我们要录用的人才必然是符合单位需要的全面人才,对于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才能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权重,然后用加权法求出各个应聘者的得分总值。录用那些得分最高的应聘者。
(2)尽量减少作出聘用决定的人
在选择聘用决定者时也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只用那些确定需要的人。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人都叫来决定呢?那样做只会给录用决策增添困难,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录用偏好,都希望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用,并为此而争论不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大量的金钱,而且,由于你们将讨论的是应聘者的长处和短处,这些材料外露不利于应聘者在单位中生存。
一般而言,做决定时只请那些直接负责考察应聘者工作表现的人,以及那些会与应聘者共事的人,如某个部门的领导或主管。
(3)不要拖拖拉拉
如今,优秀的人才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花了许多时间作出决定,结果却发现你最终想录用的应聘者已经接受了别的工作,或他不再对你的那份工作感兴趣了。在录用决策时该出手就出手,切不可拖拖拉拉,以免延误时机。
你不能推迟录用时间,希望应聘者开的筹码降低些。否则的话,如果你与他人为争得这个优秀员工不得不竞相给出高价,或不得不重做招聘工作,那么费用肯定会上升。
你应该旗帜鲜明地开展工作,并要学会取舍,既要有勇有谋,也不能谋而不断。要尽快作出决定,然后付诸行动。
(4)不能吹毛求疵
有些招聘者录用人才时喜欢吹毛求疵,希望人十全十美,遇到一点小毛病便挑剔,永远都不满意。我们必须知道,世上永远没有最优,只有最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分辨出哪些能力对于完成这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毫无关系的,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才能录用到合适的人才。
2.通知应聘者的说话方式
通知应聘者是录用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知分为录用通知书和辞退通知书,前者容易写,后者则比较难,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意图。
在通知被录用者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