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M公司里,每间办公室、每张桌子上都没有任何头衔字样,洗手间也没有写明供什么长官使用,停车场也没有为长官预留位置,没有主管专用餐厅,总而言之,那是一个非常民主的环境,每个人都同样受人尊敬。

    IBM有着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的员工,他们为自己成为“IBM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IBM是人情味最浓、最尊重人、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世界一流的企业。IBM公司营造了一种崇拜式的企业文化,《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IBM公司文化已经渗透到员工的心中,以至于一位在IBM公司工作多年的员工这样说:“离开IBM公司,就好像在移民。”

    一位领导在谈到自己对员工的态度时说:“当我每次看到某个人的时候,我都要一丝不苟地对待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心不在焉只会给他们带来伤害。”所以,他在与员工相处时,都以友好、平等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尊重个人更多地表现是一种管理精神,而不是某种制度政策,所以它应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终,始终把对员工的尊重摆在首要位置,让尊重成为你的修养。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不赞成使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他认为人就是人,人不是简单地服务于企业需要的资源。他说,对员工的信任与尊重,会换来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感,为企业带来最佳的收获。

    华润集团副总乔世波先生在香港经常碰到有人问他:“这是你的‘马仔’吗?”乔总急忙摇头说:“这是我的‘同事’。”有一次,他和华润研究部负责人一同出席企业高层聚会。在会上,一位企业老总举杯向华润研究部负责人敬酒,并对乔世波说:“乔总,我向你的属下敬一杯酒。”乔世波马上纠正说:“不是我的属下,是我的同事。”一共纠正过三次。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纠正?乔世波解释说:“我们华润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并不看重权力和职位的差异。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同事’,这些同事有独立的分工,也有相对分级的领军人物,但大家的合作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的“人格尊重”就是“人格化管理”。要求在企业不论职位、不论资格和学历,都需要相互尊重。那种“自我优越”、“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等有损于他人尊严的情况,在团队中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因为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得以形成的精神力量。

    在人性中,自尊心是一种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每个人都具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管理者的尊重。自尊心是人的潜在精神能源,是人前进的内在动力。东方人所谓的“尊重”,主要是给面子,不要伤面子;而西方人所谓的“尊重”,主要是实事求是地承认个人的价值,而不是给面子。企业领导应该放下官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员工的优点,并宽恕他们的缺点,尊重员工特别是有独立见解的“不同声音”,广泛地倾听员工的意见,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不负使命”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而如果企业员工处在恐吓和歧视的压抑下,他们的自尊心和生命价值得不到新生和满足,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畏缩不前的不良情绪。

    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人格,是压倒一切的企业主体。

    美国加得福尼亚洲一家钢铁公司,出现了令人头痛的员工蓄意怠工的问题。老板心急如焚,他又给员工加薪,又给员工授权,可没有产生丝毫激励效果。情急之下,老板请来一位管理专家,让他帮忙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这位专家来到公司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老板对这位专家说:“好吧!让我们在厂里转一圈,你就会知道这些肮脏的懒虫们出了什么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