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看不起陆逊,这是轻敌的思想,是未战先败了一阵。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令刘备吃了大败仗。
刘备这个教训启示人们,领导在考虑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按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实际,造成损失。刘备说他“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两句话联起来,还归结于他爱摆领导的架子,因此酿成千古遗恨。
为什么有的领导爱摆架子呢?这是由于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等级观念,将人分为上中下几等,觉得官当得越大,似乎就越是高人一等。他们如果当了官,就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样子来。
从领导的威信方面来说,那些借助本人的真才实学、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与众人建立密切的感情关系的领导,威信越大。而那些借领导的资历、官职的大小、常摆出一副官样的领导,其威信越小,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过分突出自我,藐视他人的存在,严重脱离群众基础,这不是现代领导的作派。作为一名现代领导人,还是少摆架子为好。
“你们怎么办事的?我1个可以顶你们10个……”在集体会议上,某公司的老板又发火了。其实,在这个公司,被老板训斥已经成为每一位想留下员工的必修课。
强势老板,培养奴性文化。有这么一种说法,征服欲是男人的一种天性。这个公司的老板,正是这种欲望的放纵者。老板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在广告行业称得上是一个全才:文案、策划、设计样样精通,策划总监、营销经理、品牌顾问等都可以胜任。真可谓强势强能,锐不可挡。
能人多干事。这个老板事必躬亲,每次提案一定亲自出马。就算简单的海报,单张创意、设计也要亲自把关;一个活动从联系业务、策划到执行总少不了他的指挥。到头来,搞得团队心烦气躁,新业务没拉到,老客户还又萌生去意。这样员工更遭批评,从创作总监到执行总监,从前台接待到文案,公司上上下下,一个个被批得面红耳赤。
这样,在这家公司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方面,给了那些对工作没有激情的员工和能力有限,不敢轻举妄动的员工以滥竽充数的机会。大家听从老板,谁还管这些没做事的小职员啊!另一方面,公司的人员流动现象很严重,年轻气盛的创意新人无法忍受这屈辱的生活。才华横溢的设计精英信奉“到哪里都是主场”的豪言,甚至前台招待也换了一个又一个。留下的,都是那种“久经骂场”的“忠诚软弱之士”。
长此以往,这个公司的员工养成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习惯,老板有理无理都是真理,员工见到老板,就象老鼠见到猫一样,立刻埋头苦干。
这种现象,可以定义为员工的“奴化现象”。如果把这种现象看成企业文化的一种,甚至可以定义为“奴性文化”,是员工从心底里透出来的顺从和畏惧。它是由强势、专制的老板和“苟且偷生”的员工共同培养而成的。奴性文化主导下的企业,对错全凭老板一己之见。不尽如此,老板基本上确定了每一个案子的运作策略,员工只是对这种策略的具化和执行。所谓创意,实际上就是老板创造之意。团队协作,通常就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老板之所想”,投老板所好而已。这样,老板在个人崇拜中陶醉,员工创造力在懒惰中消磨。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质量基本决定了公司的创作实力。奴性文化主导下的企业,公司的员工是极不稳定的。高的员工流动频率,必然导致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公司声誉下降,这样怎么能吸引优秀人才呢?
所以,奴性文化主导下的企业,既不能培养、提升在职员工,又很难吸引和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