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赏析
钱塘江大潮自古就因为它的波澜壮阔而受到人们的赞叹,获得过不少骚人墨客的题咏。宋代潘阆的《酒泉子》就描绘过这种盛况: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词中把潮水给人带来的震慑力描绘得淋漓尽致。
孔子说:智者乐水。毛泽东的诗词里经常描绘到各种自然环境下的水的形态。这些水,极少是平静舒缓的,更多数则是汹涌澎湃,充满豪情。水在毛泽东的笔下,无疑是力量的象征。大江大海那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恰恰与一代伟人的精神气质非常契合。
且看钱塘江大潮在毛泽东笔下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千里波涛滚滚来”,开门见山,一望即知诗人所要吟咏的不是寻常景象。“滚滚”二字拟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而来的声势。要知道,钱塘潮的潮声历来是动人心魄的。前面所引潘阆的《酒泉子》里就说“万面鼓声中”,潮水声犹如千万面鼓响;南宋话本《乐小舍拼生觅偶》中写到钱塘潮,也说潮水来时“耳边如山崩地坼之声”;《水浒传》中说到鲁智深圆寂前恰好逢到钱塘潮,“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连鲁智深这等好汉,听了潮声,仍大为震动,可见潮声之盛,超乎想象。以上所列这些对钱江潮水的出色描绘,不约而同地都从潮水卷来的巨大声音写起,毛泽东此诗也是如此。开头七个字只写了一件事:潮来了。七绝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奢侈,实际上这种通俗直白的起法,却有难得的直观自然的妙处,没有一丝一毫的委婉曲折,而是直直当头棒喝,就如同钱塘大潮一般,扑面而来,无法阻挡。
“雪花飞向钓鱼台”,这一句里出现了比喻,讲潮水如雪片奔涌,一直涌到了钓鱼台。这个“飞”字尤其传神。倘若作“飘”则气势不够,作“奔”则气势有之,犹嫌不够飞动,与“雪花”的比喻也稍嫌不合。是“飞向”而不是“飞到”、“飞至”,使得句中的动感又增进了一步,顿显活泼。
这里的钓鱼台,指的是富春江上有名的严子陵钓鱼台。富春江是钱塘江中段的别称。严子陵是东汉初年的人物,本名庄遵,会稽余姚人,因为避明帝刘庄之讳,后世称为严遵,一名严光,子陵是他的字。据《后汉书》可知他是当时有名的有才学的隐士,年轻时候就非常有名,曾与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等到刘秀即位,他就立刻改姓易名,隐居不仕。刘秀也曾寻找到他,百般请求他出仕,而他始终抱持着隐士的高洁,即使授予他谏议大夫的要职也不为所动,宁肯隐居富春山中,钓鱼为乐。自那以后,严子陵钓台就成了贤者隐居不仕的高洁品格的象征。毛泽东这一句诗里提到严子陵钓鱼台,除了因为钓鱼台也是钱塘江上的名胜之外,还因为钓鱼台本位于钱塘江中段,写潮水一直涌到钓鱼台所在犹纷扬如雪飞上钓台,也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同时,因为钓鱼台是隐者的象征,代表了“静”,而纷扬的雪花般的潮水飞向钓台,则代表了“动”,动与静出现在同一句诗中,两个意向的组合形成了奇妙的强烈张力。
诗法常常讲起承转合,本诗到了第三句,笔锋也突然一转。前面都在写潮,现在忽而开始写起看潮的人。不写看潮人之多,不能突出钱江潮景作为名胜的地位。“人山纷赞阵容阔”,“人山”二字让人联想到人头攒动,争相引颈观看的境况,意思接近“满郭人争江上望”。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写潮水引人交口称赞,化难以描绘的美景为可以想见的众人反应,也是诗中写景的常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