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赏析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3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一百万人的兵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邻近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已在红军中取得了完全的统治,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以致红军经过一年的苦战,也没能粉碎敌人的“围剿”,不得不先后退出长江以南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英勇地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中央红军依照毛泽东的这一方针,即向贵州前进,攻克了遵义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二方面军也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胜利地完成了长征。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红军突破渭水封锁线,占领甘肃省通渭城之后吟成的。他曾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朗诵了这首诗。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即从大处着笔,开门见山,提纲挈领,点明主旨,既写出了红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攻城夺关,克敌制胜的战斗历程,又写出了红军对待远征的乐观态度,揭示出了红军坚韧不拔,视险为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境界,开篇即大异于前人的从军征旅的诗作,在气势上、境界上均高过前人一筹,既无“靡室靡家”、“不遑启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之叹,又无“初寒冻巨海,杀气流大荒。朔马饮寒冰,行子履胡霜。路有从役倦,卧死黄沙场。羁旅因相依,恸之泪沾裳”(李崇嗣《苦寒行》)之哀。既无“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王粲《从军行》)之类的谀词,也无“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天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陶翰《古塞下曲》)之类的怨语。既不写有如“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二十九)的行军之难,也不写有如“春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行路难》)的军旅生活的艰辛。毛泽东着重表现的是红军这个群体,是红军的崇高的精神面貌。红军长征,其困难之多,困难之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从空间上看,纵横福建、江西、湖南等十一个省;从时间上看,长达十二个月;从行程上看,长征二万五千里;从天险上看,有滩多流急、难以横渡的江河,有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