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直的人如果要做官,通过掌握权力来为百姓谋福利的话,他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弄清楚,如何才能够当上官,当上大官。

    古往今来,求官之路多不过十条,无非是考试、隐居、世袭、门第、裙带、私友、买官、事功、空门、秘技等。人类历史上所有出没于官场之人,莫不是通过这十条路径走过去的。例外的情形也有,但如果细究的话,所谓的例外,多不过是这十条通道的变种。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十条通往官场的金光大道。古人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里说的是古往今来一条通行的仕途法则:考试。

    考试是进入官场的最便捷通道。古时候是科举,现在则是公务员考试,名义上虽然不同,考试的内容也不同,但是内在规律、形式和法则,却始终是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知道的几乎所有的历史人物,从声名狼藉的秦桧到民族英雄文天祥、史可法,他们走的都是考试之路。

    要考试,就必须刻苦地学习,但学习这种事,却是许多人讨厌的。说有些人讨厌学习也不对,你只能说,有些人排斥书本上的文字,因为这些符号带给他们莫大的痛苦。所以古人为了诱导那些满脑子功名富贵的人,不得不谆谆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你认真地学习,掌握了知识与思想,那么金钱与美女,于你而言也就唾手可得。这种劝导虽然低俗,却是符合儒家基本理念的。要知道,古代的学术思想极尽精深,一个人刻苦钻研一辈子,也未必能有什么显著的成就。而且,倘若一个人从书中学到了些实用化的具体思想的话,那么金钱、美女的诱惑,对于他而言,远不如追求知识与思想更让他迷醉。正是基于此,古今中外,通过考试博取官位,是一个广为民众所接受的简单法子。

    既然考试是通往官场的畅通之道,那么就难免会有人居中捣鬼。北宋时代科举相对繁荣,考场舞弊也蔚然成风,当时的考生多有请人代笔捉刀者,还有人用薄纸将自己写的文章抄下来,揉成小团,称之为“纸球”,就在考场的门前摆摊出售。

    但是北宋考生作弊,也不是他们的首创。说到考试舞弊,唐时著名词人温庭筠,大概是考场作弊的祖师爷。话说这温庭筠才华横溢,才气逼人,此人的文章水平,远高于考官,所以未入考场,已经被考官内定为状元。于是温庭筠顿时忘乎所以起来。他很快答好了卷子,扭头一看,见其他考生正在愁眉不展,温庭筠恻隐之心顿生,不由分说,扯过对方的卷子,大笔一挥,替对方答起试卷来。由于他的水平太高,一场考试下来,他能够替八名考生答试卷,众考生钦佩不已,送给他一个绰号,叫“救八人”。

    尽管温庭筠才华过人,可他如此不守规矩,气得考官只好取消他的考试资格。等到下一次科举,为了防止他故技重施,也是为了挽救他,就把温庭均的考桌远远地拉开,与其他考生隔开距离。可这也难不住温庭筠,他干脆把眼睛一闭,大声地口授,众考生一边认真倾听,一边狂抄,搞得局面混乱不堪,最终迫使考官取消温庭筠的考试资格,这才止住这股歪风邪气。

    可见考试这种事,虽然适宜温庭筠这种考试天才,却未必适合别人。所以单只是考试一条路,显然是不足敷用的。

    进入官场的第二条通道,便是以名声换取官位。

    这条路却是饶有趣味的,因为参加考试这种事,变数比较多,不见得你书读得好,就能够考中。也不见得你书读得不好,就考不中。比如说咸丰十年的时候,朝廷曾经举行了一次科考,但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事,从江南到两淮,战火纷飞,各地的举子,能够前往京师参加考试的人,寥寥可数。来的人数最少的,是云南省,只有一个叫倪恩龄的考生,此人是因为上一次科考落榜之后,盘缠用尽,不得不滞留于京师的。而这一次,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