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轻人只要有能力,有才气,就不愁不能出人头地。要知道,不论于古于今,能够跻身于官场之人,殊非泛泛之辈。哪怕只是落魄潦倒的官场失败者,也有着一个普通人所无法比拟的精明头脑。这些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迫于官场上的博弈态势,所谓形势比人强,你再有本事,也奈不得时运与机会两不相衬,落得个失败的结果,非战之罪也。

    也就是说,举凡进入官场之人,起初莫不是被上面寄予厚望,只是出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失去机会,最终变得意气消沉,又或是沾染上种种不良嗜好,这才被权力执掌者放弃,另行选择新人,以求其新锐之气,破开官场上的浑噩之局。

    所以,只要一个年轻人走入官场,在权力执掌者的内心深处,就已经有了他的一个位子。但最后年轻人是否能够顺利地坐到这个位置上,完全取决于年轻人自己的表现。

    表现好的,固然能够如愿以偿,摘取成功的桂冠,赢得场面上的辉煌与荣誉。如果表现得不好,年轻人就会迅速地被放弃,沦为无计其数的失败者中的一个。后面这个结果,绝不是任何人所能够接受的。

    那么,年轻人到底应该如何表现,才能够称得上表现得优秀呢?

    清朝乾隆时代的权臣和珅,他的官场成功对于后人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和珅其人,最早的时候是以官学生身份到宫廷禁卫军当差,主要的工作是替乾隆皇帝抬轿子。这样一个位置,虽说是距离皇帝很近,可是想获得皇帝的赏识,却无异于登天之难。但是和珅丝毫不泄气,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他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乾隆皇帝将要坐轿外出,仓促间却发现黄伞盖找不到了。乾隆很生气,就喝问道:“这是谁的过错呢?”在场的人吓得面色如土,不敢吭声,只有和珅面不改色,上前一步,回答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这句话回答得简单,内中却有着深奥的大学问。因为乾隆问出来的,是四书上的原话,而和珅的回答,居然也是四书上的原话。区区一个不起眼的小轿夫,居然还熟知四书五经,这让乾隆对他顿时刮目相看。

    出行之后,乾隆改乘轿为坐车,让轿夫和珅跟在车边,车子行驶的过程中,乾隆又开始考起和珅来,他就不信堂堂的一个皇帝居然还考不倒一个轿夫。然而考到最后,乾隆忍不住大吃一惊:“你原本是应该中科举的人才啊!”

    于是乾隆就让和珅总管仪仗队,升为侍卫,很快又提拔为副都统,不久和坤又得到升迁。就这样,和珅一步步地走入历史,成为了清朝最为显赫的权臣之一。

    和珅的表现,最多不过是应对得体,比之于北宋时代苏东坡以奇诗难倒辽国使臣来说,差得还很远。

    北宋神宗年间,辽国来了一个使者,他诗才过人,狂傲无比,到了北宋的朝堂之上,就向朝官们发起挑战。此人果然厉害,其诗其文,放眼北宋朝廷,竟然无人可比。当使臣退下回返驿馆休息的时候,朝堂上已是一片死寂,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儒臣们,一个个险些羞死。堂堂北宋帝国,人才济济,竟然找不到一个人能与辽国一介无名无姓的使臣相抗衡,这要是传出去,整个朝廷的脸面都会丢尽的。

    眼见得大臣们输得一塌糊涂,宋神宗忽然想起了苏东坡,就立即传下旨令,命苏东坡去驿馆会见辽国使者,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口气给争回来。

    听说北宋来了人,那辽国使者躺在榻上都懒得起来,用鄙夷不屑的语气问道:“你们北宋也有会写诗的人吗?”苏东坡忍着气,说道:“写诗算得了什么?能把别人写的诗读出来的,那才算是真本事。”辽国使者听得直眨眼:“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别人写出来的诗,读出来还有什么难的?”苏东坡道:“你说不难,那我写一首诗你来读读。”于是苏东坡当场就写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