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没有任何关系(由于那时放热被认为是燃烧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如生锈、锈蚀和新陈代谢——却被证实属于氧化现象”(p.1296)。总之,氧化的原则使得篝火和生锈联系了起来,而将闪电与它们区分开来。对于科学家而言,这也许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但却让外行人士感到迷惑和无所适从了。
许多人在接触心理学时放弃操作主义观点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想为这些问题找出本质主义的答案。这样做到底是因为心理学新近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还是因为公众对心理学了解得比其他学科少,尚不得而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重要。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人们期望心理学可以就其他学科所不能回答的这些复杂问题给出终极答案。
回想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地心引力”这个术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在谈到地心引力一词时,我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大部分人认为这些问题需要绝对性的知识,需要理解现象的潜在本质,而物理学当前的理论不能对这类问题提供答案。对关于物理科学近几百年来发展的通俗读物比较熟悉的人都能意识到,地心引力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理论建构,并且其概念性和操作性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可是,如果将上述问题中的“地心引力”全都换成“智力”,奇迹就出现了。现在那些问题立刻被赋予了重大意义。它们看起来是那么自然和富有深意,它们就是在寻求一个终极答案。可是当心理学家给出和物理学家一样的答案,即“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意义是由测量它的操作以及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理论关系来界定的”时,却会被鄙视和指责为回避真实问题。
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公众要求心理学去回答本质主义问题,而通常其他科学家并不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这类要求常常导致人们贬低心理学领域已经取得的进步。尽管这类要求不能阻止这一领域自身的发展——因为就像其他科学家一样,心理学家无视本质主义问题并继续他们的工作,但那些问题成了公众理解心理学的障碍。当一个不了解情况的批评家声称心理学没有取得进步时,公众就会迷惑了。这类责难极少遇到挑战,这也反映了本书序言中所述的不幸事实:对于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意义,公众的了解是极度匮乏的。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对心理学的批评,不难发现它们通常归结于一点:心理学至今没有为它提出的问题提供终极答案。对于这种指责,心理学毫不犹豫地低头认罪——像所有其他科学学科一样。
一些人可能会很不舒服地发现,包括心理学在内,没有任何科学可以对本质主义问题做出回答。霍尔顿和罗勒(Holton&Rolkr,1958)讨论过,当外行人被告知物理学不能够回答本质主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安。他们谈论的是与放射性衰变有关的现象: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量与时间是呈指数函数关系的。可是,这种函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放射性衰变现象会发生。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可能再次涉及另一个数学函数,但是它还是不能告诉外行人什么是真正的放射性衰变。霍尔顿和罗勒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平静地接受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它并没有声称可以发现‘事物究竟是什么’”(pp.219-220)。科学作家罗伯特·怀特(Wright,1988)解释说:
同样,如果那些为人类本性问题寻求本质主义答案的人求诸于心理学,注定将会失望。心理学不是宗教,它是一个试图对所有行为做出科学解释的广阔领域。因此,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就目前来说,这些建构在解释行为方面优于其他解释。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
在评估一个心理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时,操作性